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要兵权?那就开战吧

作品:《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东宫。



       内率陈云超推着李承乾返回。



       想起刚才在两仪殿内的争执,李承乾微微摇头。



       李世民是皇帝,圣人,但他不是真的圣人,不可能对所有的事务都非常清晰透彻。



       大唐的科举制度,虽然在隋朝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改良创新,但实际上还是有很多漏洞。



       比如这州府举荐的惩处。



       李世民或许没想到,因为已经习惯了,但朝堂这么多臣子们,他们也没想到这里头的弊端吗。



       不,恰恰相反,知道这个弊端的人很多,但他们不说。



       不说,自然是为了自身的利益,甚至是各大世家大族的默契。



       门阀士族的出现,主要是人才选拔机制的巨大漏洞,如果打破用人制度,不再举孝廉推荐,才能动摇士族门阀的根基。



       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目的,就是为了绕开世家门阀对朝廷的垄断,从底层士族,寒门取士。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隋朝虽灭,但他对门阀的冲击是很大的,至少就现在的唐朝来说,门阀已经无法形成绝对优势。



       已经过了一家一姓,就可以改朝换代,废立皇帝的时代。



       但不可否认,世家门阀在唐初仍然占据很大优势。



       只是一招投行卷,就把选官的权力牢牢的控制在世家门阀的手里。



       唐朝的科举阅卷是开放式的,阅卷官可以看到每个考生的姓名。



       所谓行卷,就是科举考试之前,是把以前的作品送给权贵重臣、社会名流。



       有了名声,考官看到这个名字才会知道是谁,就能加分。



       所以谁能及第,谁该落榜,这就一目了然了。



       比如第一任状元孙伏伽,他是寒门士族吗?



       不,他可是洛阳孙氏,虽比不上五姓七望,但也是正儿八经的豪族。



       李世民不想废除行卷,糊名考吗。



       不是不想,只是办不到而已,这也是臣权跟皇权相互之间的妥协。



       亦是跟世家门阀的妥协。



       “殿下今日,真是威风。”



       陈云超忍不住开口道,语气有些激动。



       现在的他,都快成为李承乾的小迷弟了。



       两石硬弓啊,寻常陈云超都是用来练臂力,但太子却能用来杀敌。



       这就好比后世举重选手,看到有人在拿杠铃当花枪耍。



       尤其是百步开外的箭术,更是神乎其神。



       李承乾现在都可以很装逼的来一句。



       你不射箭,见我如井蛙观月。你若射箭,见我如蜉蝣见青天。



       “行了,别吹捧了,孤知晓孤有多威风。”



       “是,殿下。”



       李承乾对拿着弓的文忠吩咐道:“安排下去,精钢为箭头,吉金为箭身,造三十支上好的箭矢来,配孤这巨阙天弓。”



       文内侍恭声道:“是,殿下。”



       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武艺后,旁人凭空要多出三敬畏。



       三十支箭矢对于李承乾来说也是够用了。



       这里头有一支,大概是要留给魏王的。



       好歹是亲弟弟,自然要留几分体面。



       “可惜了。”



       李承乾突然感叹了一声。



       这巨阙天弓估摸着杀太子有加成,可惜青雀不是太子啊。



       -----



       长安城,万年县,永宁坊。



       苏府。



       天色渐晚,这里依旧是灯火通明。



       宵禁的规矩,那是对普通百姓,品级稍高些的官员,就不在乎这么多了。



       “定方啊,武邑苏氏跟武功苏氏,这些年虽来往不多,但究其根源,一笔写不出两个苏字来。”



       “前燕那公,也是我所敬佩之人,如今你我二人都在朝堂,往后更是应该多多来往才是。”



       苏亶兴致勃勃的说道。



       如今他已为大理寺少卿,自身品级截然不同。



       最主要的是,他已是太子心腹。



       太子丈人,可不是心腹吗。



       如今还没有烧尾宴,那是武周时候的事了,但品级晋升,自然也要举办宴席。



       趁此机会,苏亶便把苏氏家族中的苏定方请来。



       贞观四年,苏定方随李靖北伐东突厥,于夜袭阴山一役中,率两百名骑兵先登陷阵,攻破颉利可汗牙帐,为击灭东突厥立下大功。



       以功授左武候中郎将。



       苏亶的大理寺少卿从四品上,苏定方的左武候中郎将是正四品下,还比苏亶要高一级。



       不过在实权上,反而是大理寺少卿权力更大。



       “苏少卿说得是,以后还请苏少卿多多关照。”苏定方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苏亶感觉气氛也烘托得差不多了,低声道:“不知道定方对于太子,如何看?”



       苏定方微微皱眉:“苏少卿这是何意。”



       他不是很想参与到太子这里头来。



       当然,最主要的是,对于太子,苏定方有些看不上。



       苏亶直接说道:“如若定方愿意效忠太子,苏某定然为定方引荐。”



       “定方这等人才,太子定然会极为重视,只要....”



       苏定方没等苏亶说完,直接就站了起来。



       抱拳作揖道:“今日感谢苏少卿款待,只是在下不胜酒力,便就先行告退了。”



       苏定方说完,转身就走,没有丝毫留恋。



       苏亶看着苏定方离开的背影微微叹息。



       这是他好不容易在军中寻觅到的对象,两人还同为苏氏之后,若能为太子效力多好。



       可惜太子前些日子的荒唐事流传开来,以至于名声尽毁,军伍之中,尤为唾弃。



       -----



       亥初,东宫正殿。



       中郎将苏琛禀告:“殿下,不良帅纪昭已在殿外等候。”



       “让他进来吧。”



       “是,殿下。”



       不多时,纪昭走进大殿,磕首以大礼参拜。



       “万年县不良帅纪昭,拜见太子殿下。”



       不良帅听着威风,实际也就个捕头级别,跟白身差不多。



       “起来吧。”



       “谢殿下。”



       李承乾笑道:“听孤中郎将说起,你很是有些本事。”



       纪昭恭声道:“在殿下面前,不值一提。”



       “孤现在有件事,需要人去做。”



       “请殿下吩咐。”



       李承乾缓缓道:“孤需要你去营州,潜入新罗,探明如今新罗,高丽,百济状况。”



       “最好是能带一些新罗使臣来到长安。”



       “你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孤的意思。”



       纪昭整个人都僵住了,他没想到,第一次面见太子,就被许以如此大事,以至于半晌都没能开口。



       李承乾也不急。



       殿内安静得可怕,纪昭呼吸都有些加重了。



       他知道,自己正在面临人生命运中的巨大抉择。



       可是,他有得选吗。



       良久,纪昭抱拳作揖:“谨遵殿下吩咐。”



       李承乾闻言,道:“若你能成此事,归来之际,孤授你东宫亲勋翊卫校尉之职,赏钱两万,田百亩。”



       “此番行走,允你持孤太子令,非万不得已,不得使用。”



       纪昭呼吸加粗,只感觉一股热气直冲脑门,当下磕首:“纪昭定不辜负殿下期望。”



       从白身到正六品上的亲勋翊卫校尉,用一步登天形容不足为过。



       这也是李承乾能给出的最高官职了,再高就要陛下任命盖印。



       “下去吧,明日一早,带上你的心腹兄弟,尽快出发。”



       “孤最多给你三十日,若完不成,便带着盘缠寻个地方讨生活去吧,也不必回长安了。”



       纪昭感觉到了压力,但一想到校尉的官职,顿时就充满了干劲。



       “是,殿下。”



       李承乾想要兵权,但笼络将领这等手法过于低端,而且也不稳妥。



       最好的办法,自是效仿当年李世民。



       所以,他需要一场战争。



       高丽,便是最好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