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144章:密道,强杀太子的计划

作品:《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魏王府。



       李泰心情很差。



       就这段时间里,他心情几乎没怎么好过。



       房玄龄那边没有任何动静给他,除了开始来过一次文学馆后,后来就没有什么有用的消息。



       不过李泰也知道,房玄龄确实很忙,并非故意不搭理他。



       这里攻打高丽,房玄龄要负责安排后勤,听说都到了下值的时候,还在皇城官署处理公务。



       这次李泰就没掀桌子了,毕竟他早就得到了太子加封的消息。



       至于对高丽的檄文,对他来说是好事。



       “魏王,想来太子必然是没有从那两个高丽王族嘴里问出什么东西来。”



       “若是有所情况,太子必然会趁着现在这个机会对魏王发难。”



       柴令武的话让李泰并不满意,说道:“我本来就没有参与到崔文圣的事情里去。”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都没见过那两个高丽王族,太子要对我发难,也不过只是污蔑罢了。”



       “现在崔文圣都跑了,太子还能如何,顶多不过给崔文圣发个海捕文书罢了。”



       想了想,李泰继续道:“今天长安城连着昭告两次,如今很多人都认为,是太子主张驱逐高丽人,不过这或许本来就是太子主张。”



       “你说现在这样的情况,太子明日还会去参加元宵诗会吗。”



       柴令武迟疑道:“应该会吧。”



       李泰叹息一声:“我那芙蓉园,也不知道成了什么鬼样子。”



       “明天元宵诗会,要多安排些人才是,免得那些刺客刺杀太子不成,把矛头转向了本王。”



       对于会有人刺杀太子这件事,李泰也是知晓一些风声的,毕竟那是他的芙蓉园。



       但李泰却没有任何要去调查的意思,反而是任由为之。



       虽说太子在芙蓉园遭遇刺杀,陛下肯定会责怪他,但只要他不是真的幕后主谋,就问题不大。



       顶多算个御下不严。



       但如果太子真的被刺杀身亡,这对于李泰来说,可就是大好事了。



       那他也不用费劲心思,去进行夺嫡,太子的位置,自然而然的,就能落到他的头上。



       不过李泰总感觉,那些刺客可能很难成事。



       想刺杀太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关键是太子的武艺。



       李泰可是亲眼见识过,即便是十来个刺客能够突袭到太子的面前,也不见得够太子杀的。



       反而是他,要更加注意些。



       “魏王放心,自不会给任何宵小可趁之机。”柴令武回道。



       李泰点点头。



       理论上来说,是不会有人刺杀他的,把他杀了没有任何意义,反而是在帮助太子。



       不符合那些刺客背后人的利益,这一点,李泰还是很清楚的。



       就是担心有些脑子进水的刺客,搞些意外的事情出来。



       沉思片刻,李泰道:“明日咱们早点去齐王那边,太子的心思肯定都在元宵诗会上。”



       上次太子给崔家嫡女主持婚礼,结果把齐王也喊去了,让他扑了个空。



       这次李泰学聪明了,清早就赶过去。



       就算太子要让齐王去参加元宵诗会,他也来得及。



       毕竟元宵诗会是在晚上举行。



       ——



       醴泉坊。



       狄奥多西正在试着戴上最好看的头饰。



       为元宵诗会进行准备。



       她要让自己能够最为快速的吸引到太子的目光。



       纳伦德正在讲述白天发生的事情,大唐驱逐所有的高丽人。



       这件事对于各国使臣来说,最是受到震撼。



       因为大唐既然会驱逐高丽人,那也有可能驱逐他们国家的人。



       如果他们的国家,招惹到大唐的话。



       这对于长安的房价是有一定影响的,外国商人需要考虑定局的问题。



       当然,如果能拿到大唐的户籍,成为大唐的子民,就不需要担心这些了。



       只是成为大唐的子民可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女性会比较简单,只要嫁给了大唐的男人,就能成为大唐人。



       男性的话,就需要对大唐有一定的贡献了。



       “李伦德,也许我们该想想,怎么才能在元宵诗会上,更加接近太子。”



       阿历克斯提议道。



       纳伦德拍着胸脯保证道:“阿历克斯长官,这个事情我已经处理好了。”



       “我给大唐鸿胪寺的官员,送去了十万钱。”



       “他已经答应了我,会把我们罗马使团,安排在最靠近太子殿下的位置。”



       “到了明天晚上,太子殿下只需要轻轻转动他的目光,就能看到最美貌的公主殿下。”



       在大唐,行贿对于各国使臣来说,都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大唐的官员,要比想象中的更加腐败,哪怕这只是个新生的帝国。



       贞观初年,李世民为了解决大臣朝会时饥饿问题提供工作餐,到了现在逐渐演变出州郡等行政机构定期举办可报销费用的宴会。



       一些官员在宴会上不仅吃喝,还出现召妓服侍且费用也记在公款上的不良行为。



       尤其是长安地区,繁华璀璨,乱花渐欲迷人眼。



       这也导致奢靡之风盛行,公款消费已经成了官员们的惯例了。



       地位比较高的重臣稍微还好一些,相对来说比较收敛,毕竟朝廷对他们的赏赐,还有他们本身权力所带来的财富,已经是个相当大的数目了。



       而对于大唐中下层的官员来说,那就是想尽各种手段去捞钱。



       贪污受贿与以权谋私,掩盖在大唐的繁华之下。



       一招投行卷,世家把选官权掌控在自己手里,这就让朝廷上下的官员,几乎都快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



       大家默认不会以贪污的罪名,去对他人进行攻击。



       而大唐律法《唐律疏议》里,对于官员贪污受贿等行为作出的惩处,也相对比较宽松。



       如果不是贪污导致出现重大问题,就算是被发现了,多花点钱,也能被庇护下来。



       李世民倒是创建了御史台,拥有弹劾、巡视等权力,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



       实际上包括御史台的御史们,本身也不会专门就贪腐问题进行查处。



       毕竟这里头牵扯到的人太多了。



       总的来说,还是因为这满朝上下,九成官员都出身世家,形成官官相护的原因。



       比如魏征,他自己倒是廉洁,但确是装出来的廉洁。这并不是说他进行贪污受贿,而是他明明有钱,偏要搞两袖清风的做派。



       狄奥多西听到自己能在元宵诗会上,坐到太子殿下最近的地方,顿时心中不免有些欢喜。



       大唐对高丽人的驱逐,让狄奥多西意识到,大唐皇帝陛下的意志是多么强大。



       而作为太子殿下,就是未来的大唐皇帝陛下。



       这可比罗马的皇帝,还要更加强势了。



       当然,是说现在的罗马。



       曾经的罗马皇帝,她的祖父希拉克略,同样能掌控整个帝国的意志。



       可惜,自从祖父去世后,现在的罗马已经变得一团糟了。



       狄奥多西是真的很希望自己能够嫁给大唐太子。



       她已经打听过了,大唐太子非常的年轻,只有二十四岁。



       她今年才十六岁,大唐太子很符合她的梦中白马王子标准。



       至于瘸腿,这就被她直接过滤了。



       瘸腿怎么了,又不是瘸的最小的那条腿,这不会对往后的幸福生活有任何影响。



       如果大唐太子不方便的话,狄奥多西觉得完全可以自己主动。



       在罗马,因为近亲结婚的关系,各种怪胎层出不穷,相比起来,瘸腿真的不算什么。



       想到这里,狄奥多西又有担忧起来。



       她害怕大唐太子看不上她。



       “纳伦德,如果我能嫁给大唐太子,那么你想要的,都会得到。”



       狄奥多西认真的说道。



       她现在没有别的助力,罗马的名声在大唐可不好使,唯一能对她有所帮助的,只有粟特商人纳伦德了。



       纳伦德微微躬身:“尊敬的公主殿下,我会竭尽自己所有的能力,帮助你取得大唐太子殿下的欢心。”



       粟特人其实在大唐的政治地位还算不错,因为长期从事跨国贸易,精通多种语言,这一优势使他们中的一些人能够在唐朝的外交事务中担任翻译等职务。



       比如唐朝历史上的安禄山,早年就是曾凭借通晓多国语言在东北边境做翻译,后来不断高升。



       但就现在来说,粟特人的影响力主要是在大唐中下层,像是大唐权力中枢,朝廷这样的地方,就没有半点影响了。



       如果狄奥多西能嫁给大唐太子殿下,那么他纳伦德就会成为大唐最有地位的粟特人。



       ——



       晚间。



       今夜的大唐,已经开始彻底热闹起来。



       因为从今天开始,宵禁就会开放。



       当夜幕降临,长安城内,处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街道如织,华灯璀璨。



       无数的灯笼高高悬挂,或红或黄,或粉或紫,如繁星洒落人间。



       大街小巷,人流如潮,男女老少身着盛装,面带喜悦之色。孩童们手持花灯,奔跑嬉戏,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



       集市之上,更是热闹非凡。各种摊位琳琅满目,商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有卖元宵的,那白白胖胖的元宵盛在碗中,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有卖饰品的,精美的发簪、项链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吸引着众多女子的目光。



       还有卖艺人在表演杂耍,顶碗、喷火等绝技引得众人阵阵喝彩。



       寺庙道观,香火旺盛。人们纷纷前来祈福,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遂。



       这样的狂欢,将会持续三天。



       亦是大唐一年之中,最为热闹的时候。



       然而长安城,通济坊内,却有一处宅院,虽也挂着灯笼,可屋内气氛与狂欢的大唐格格不入。



       通济坊在长安南边城门,启夏门附近。



       在这坊内,就是高丽人在长安设置的间谍情报站。



       金允浩,便是高丽在长安的负责人。



       十年前,他就已经来到了长安,取得了大唐户籍。



       他不是靠商人的身份伪装,而是伪装成一位儒雅的书生。



       时常身着一袭素色长袍,手持书卷,出没于长安的各大书院。



       凭借着渊博的学识和谦逊的态度,很快融入了长安的文人圈子。



       在与其他文人的交流探讨中,不动声色地收集着有关大唐文化、学术动态以及朝廷对文化教育方面的政策等情报。



       此刻屋内,十余人聚集,跪坐在一起。



       上首便是金允浩。



       气氛凝重,众人面面相觑,脸上皆露出愤懑与不安之色。



       “大唐简直太不礼貌了,那可恶的太子,竟然说服了大唐皇帝,驱逐我们所有的高丽人。”



       “是该让他们知晓我们的厉害了,上官,还请您下令吧。”



       众人纷纷议论起来,言语中充满了不甘和愤怒。



       金允浩摆摆手,屋内顿时安静下来。



       “明天晚上,元宵诗会在魏王的芙蓉园举行,这就是我们复仇的最好时机。”



       “我已经准备了三百人,届时一拥而上,必然可以将太子杀死。”



       话音落下,就有人提出质疑:“上官,那太子必然会重兵把守芙蓉园,三百人如何能进去。”



       “即便是能伪装成芙蓉园内的仆从,可三百人的数量,也太显眼了吧。”



       众人纷纷点头,都觉得三百人去强杀太子,简直不要太离谱。



       然而金允浩确很淡定的回道:“尔等可知,今年大唐皇帝把芙蓉园赐给魏王后,魏王曾经对芙蓉园进行过修缮。”



       “而负责修缮芙蓉园的工匠,便是由我所安排的人。”



       “芙蓉园内,曲江池最为出名,可谁又知道,曲江池下有一条密道。”



       金允浩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他费劲心思打造这一条密道,并不是为太子准备的。



       而是为高丽准备的。



       他原本就是渊盖苏文的手下,渊盖苏文对大唐有很大的野心。



       金允浩打造这条密道,是为了未来高丽攻打大唐作准备。



       他期望着有一天,高丽大军兵临长安,再通过这条密道,突破长安的城防,攻占长安。



       却没想到,这条密道这么快就要起到作用。



       不过能以此杀了太子,也不算白费功夫了。



       毕竟比起高丽大军兵临长安城下这样不切实际的幻想,杀太子要显得更加实际。



       在金云浩的心里,大唐太子对高丽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



       此刻众人顿时兴奋起来,有这条密道,他们就能准备足够的人手刺杀太子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