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94章 群英荟萃

作品:《 1978合成系文豪

       这会儿京城的公园,晚8点半准时禁园儿,走晚一点手电筒就照到你脸上。



       而且不管白天还是夜晚,在公园里谈恋爱的青年男女,都不许拥抱、接吻。



       一但被工人民兵巡逻队发现,直接把男女带到治安办公室登记说明关系,批评教育,写保证书。



       如果还超出男女谈恋爱的关系,立即送往当地派出所,大概率被拘留。



       “江弦。”朱琳把剧本儿合上,头一个劲儿的往下低,半天说不出话。



       “咋了?回去吧,怪凉的,回去好好琢磨琢磨这角色.”



       他正说着呢,朱琳就抱上来了,杏眸湿哒哒的,声若蚊讷:“我一定把这个角儿演好,一定不辜负你。”



       美人入怀,柔弱无骨。



       江弦不是柏拉图式爱情的主张者,嗅着陛下身上馥郁的水果香气,心里那叫个纠结。



       又享受这温存,又怕巡逻队的打个手电筒过来。



       他总不能说是学外语呢。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没啥辜不辜负的,这剧本都还没过堂呢,再说了”他揉揉陛下的脸蛋儿,“我若真的爱你,必让伱成为你,唯有如此,才不负你那精美的封面,才不负你那精良的纸品.”



       朱琳仰起头,吃吃的看他,眼睛里还闪烁着亮晶晶。



       “什么爱啊爱的,你胆真大,谁敢像你这么说啊。”



       “我们搞创作的,不擦边儿能行么,走吧,待会儿给咱俩逮着了。”



       俩人搁公园儿里搂搂抱抱,这事儿性质可大了,俩人都是公家人,这叫无组织、无纪律,视规章制度于无物。



       做了亏心事儿,鬼鬼祟祟,做贼似得从公园儿溜出去,江弦给朱琳一路送回医科院里。



       “代表们,同志们!”



       “今天,我国各民族的文学家、戏剧家、美术家、音乐家、表演艺术家、电影工作者和其他文艺工作者的代表欢聚一堂,共同总结三十年来文艺工作的基本经验,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商讨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繁荣文艺事业,这是一件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情。”



       10月之末,人民之堂。



       台中央,慷锵有力的发表《祝词》。



       这祝词写的相当有水平,喊出了新的口号:“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



       老口号则是:“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中途举办一个茶话会,江弦作为京城年轻作家代表,位置那是相当的好,就在树哥左边儿,右边儿是写出《伤痕》那位,树哥不时亲切的和他说两句话。



       问他毕业以后有什么打算,鼓励他继续为人民创作,还问他未来的想法,邀请他进来工作。



       此厮含糊其辞。



       江弦知道,他打算润,后来在漂亮国的赌场当荷官,给发牌那种。



       文代会开的那叫个星光璀璨,江弦刘姥姥进大观园似得看花了眼。



       相较于作家,影星自然更加吸睛,熠熠星光之中,最耀眼的一颗,就是港澳代表团的夏梦。



       她被誉为“香港影坛第一美人”,被誉为中国的“奥黛丽赫本”,与石慧、陈思思并称“长城三公主”



       金庸说:“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



       有说法是金庸暗恋夏梦,为了追求夏梦,已然名满江湖的他,甘心情愿的加盟长影公司,以“林欢”的笔名任职一名小小的编剧。



       后来还为夏梦量身订制了剧本《绝代佳人》,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后来金庸每部作品里都有夏梦的影子,小龙女、黄蓉、王语嫣、周芷若



       这就是一味地付出,人夏梦没有任何沉没成本,大伙可别跟他学,这事儿干的不漂亮,江弦那也是和朱琳确认了关系,才量身订制剧本儿呢。



       而且论身份,夏梦不算啥,戏剧界还有比她咖位更大——



       红线女。



       这是位香港愿意为她降半旗的名角儿,她唱了70年,红了70年,1950年给国家捐了500万,老人家为她题过词,先圣为她灭过烟,她去世以后,港圈儿最顶级的那一撮影星、歌星、政坛明星,都去给她追悼。



       不过这会儿看起来形单影只,尤其被粤剧界代表杯葛。



       “江弦作家,来拍张照片吧。”有新X社的记者邀请,他们打算搞个文代会老中青三代作家的新闻照片,已经请了艾青、宗璞。



       “你的诗写的不错。”艾青说,“不过你应该少写这种诗,这对你不好。”



       “我倒是也没写诗的打算。”



       “.”



       艾青瞥他一眼,头皮一下就绷紧了。



       这叫什么话?满身的才气就这么浪费了?



       哦,他写的还可以。



       记者又喊了俩作家。



       江弦一看,除了卢新华,还有个刘鑫武。



       “江作家!”



       “刘老师!”



       “哈哈哈哈。”



       俩人皮笑肉不笑的握手,亲的跟“一家人”似得,记者咔嚓拍下这一幕。



       扭头江弦就在衣服上蹭了蹭手。



       都是搞文化的,混文坛的,把矛盾放到脸上那多没面儿啊。



       文代会每晚都有文娱节目。



       江弦跟冯骥才凑一块儿,看中X芭蕾舞团跳《天鹅湖》。



       天鹅们在台上仰着脖颈,翩翩起舞。



       “这、这、这”冯骥才激动的舌头都捋不直了,“这文艺战线太水深火热了!”



       “大冯,你这战线可不能摇摆,你是有家室的人了!”



       江弦前面儿坐了俩老头儿,也看的津津有味。



       沈阳曲协的,一个叫一个叫金炳昶,一个叫陈连仲。



       这年代,东北不以二人转出名,以相声出名,沈阳那是全国相声演员向往的“圣地”。



       给钱多啊!



       东北工人们懂相声、爱看相声、不差钱儿看相声。



       金炳昶有个徒弟,叫金珠,金珠倒追一男的,叫巩汉林。



       这个陈连仲也有个徒弟,那会儿跟巩汉林一块儿报的沈阳曲艺团。



       陈连仲大义灭亲,收了巩汉林,把他徒弟打发锦西去了。



       他那徒弟叫范伟。



       害,东北挺大,就出了这么些个人,还都怪有背景,黄宏是马季的徒弟,潘长江曲艺世家,过两年和本山在铁岭搞搭档。



       本山是真草根儿,所以最后属他混的不好。



       有钱不叫混得好。



       会又开了三天,11期《人民文学》刊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