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八章 英雄太监

作品:《 我锦衣卫养象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林十三拱手,不卑不亢的说:“禀常千户、杨先生。属下寻宠需一帮手。属下在所内有一位徒弟,名叫孙越,办事精明干练......”



       独臂杨先生一挥手:“事不宜迟。你去找你的徒弟。我在门口等你们二人。”



       林十三本是好心,想让孙越跟着沾点光,在常千户面前出彩。



       他哪里想得到,自己把胖徒弟拽进了一个深不可测的政斗旋涡之中。



       盏茶功夫后,驯象所大门口。



       林十三和孙越快步走了出来。二人看到杨先生已经骑上了一匹枣红马。



       大明官员、百姓在京城内的出行方式有着严格的规制。



       正三品以上官员及老人、妇孺可坐轿。



       四品至六品官员,出行可骑马。



       七品至九品官员,出行可骑驴。



       至于不入流的小吏、普通百姓只能骑骡。

m.quanzhifashi.com

       林十三心中盘算:杨先生骑马,必是六品以上官员。能被六品官尊称为“主人”的人,身份得多尊贵?



       杨先生问:“你二人可有骡?”



       林十三和孙越齐声答:“有。”



       杨先生道:“嗯。你们骑骡,跟着我。”



       杨先生挥动马鞭,在大街上疾驰。林十三和孙越骑着矮骡子,吃力的跟着。



       越往前走,林十三越觉得不对劲。



       怎么进了南城?京中权贵都住北城啊。



       终于,杨先生在驴吊子街大王八胡同的一处四合院前勒动缰绳下马。



       林十三和孙越亦下了矮骡子。



       四合院的周围每隔十步就站着一个高大汉子。这些汉子皆着麻衣、草鞋,京中穷鬼打扮。但他们每个人都腰佩唐刀。腰间鼓鼓囊囊的。



       一个高大汉子帮杨先生栓马时衣襟飘动。林十三看清,那人腰间竟系着一柄蝎子弩。



       即便是六部堂官、世勋公侯伯家中都没有带弩的护卫。



       林十三心中一阵兴奋。丢宠物的贵人身份越高,事后得到的好处自然越大。



       杨先生吩咐林十三:“你们二人随我入院。记住,我家主人的名字你们不配问。”



       林十三师徒齐齐拱手:“是。”



       二人进得四合院。



       四合院的石榴树下有一个面白无须、精神矍铄的六旬老者。老者正在树下鱼缸边喂金鱼。一个十六七岁的后生在一旁搀扶伺候。



       杨先生快步走到老者身边:“主人。驯象所的那个校尉来了。”



       老者答了一声:“嗯,辛苦你了。”



       老者的声音尖细,又面白无须。林十三当即反应过来:原来是宫中内宦,怪不得谱儿这么大呢。



       世人皆知,当今皇帝重用宦官以制衡文官。司礼监的权力不亚于内阁。御马监的权力不亚于兵部和五军都督府。



       内宫十二监、四司、八局的管事牌子,随便拎出一个来都是响当当中的响当当。



       纵观史书,宦官往往是贪婪、奸诈的代名词。



       嘉靖朝却反了过来。宫中巨宦却往往有贤名。譬如麦福、吕芳、黄锦、高忠等等......陈洪除外。



       林十三的心在狂跳:该不会是皇上宠爱的西苑御猫“眉霜”丢了吧?这要是寻到,升官发财岂不是唾手可得?



       片刻后林十三转为疑惑:怪哉。若是宫宠丢了,内宦怎么在南城的四合院里给我派差事?



       老者转过头,看了林十三一眼:“听说你善于寻宠?”



       林十三答:“回公公的话。是。”



       杨先生骂了一句:“无礼!净口!”



       显然杨先生不满这一声“公公”。他觉得林十三在卖弄聪明。



       没想到老者却不以为意:“呵,是个聪明的后生,蛮会察言观色。竟看出我是内宦。我已告老恩养,公公二字当不起。你只需称我一声老爹即可。”



       大明的老人和富户,皆可敬称“老爹”。



       林十三连忙道:“是,老爹。”



       老者坐到了一张太师椅上:“我有一条细犬,是我一位老友送的。昨日丢了。一日之内你能给我寻回嘛?”



       林十三道:“敢问老爹,细犬长相?”



       老者闭上了一双浑浊的老眼:“我嘴笨。说不清楚。但有一张画像来着。”



       说完老者吩咐身边的年轻后生:“矩儿,你去将那张画像拿来。”



       不多时,年轻后生拿来了画像展开。



       林十三定眼一看,吃惊地说不出话来。



       只见画像上右侧有一行画跋“高提督携犬狩猎图”。另有一行小字“锦衣卫画士百户奉旨绘相”。



       没错,大明的宫廷画师皆是锦衣卫。自永乐朝起宫廷画师们便“多假以锦衣卫衔,以绘技画工概授武职”。



       林十三心中大惊:我的天!本朝能够被御旨钦赐绘相的提督太监,又姓高的只有一人。那便是庚戍之变时的大英雄,高忠!



       高忠,嘉靖帝的宠宦。嘉靖六年便已做了御马监掌印。嘉靖二十二年又加“提督十二团营及勇士四卫营;总督内西校场操练,授都知监带刀。”



       历朝历代御前带刀侍卫常有。本朝带刀侍卫官讳“大汉将军”。



       御前带刀太监,高忠是开天辟地第一人。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之变。俺答汗南下入寇,掌军权的咸宁侯仇鸾畏敌如虎,故意避开鞑靼大军。导致鞑靼人打到了京城城下。



       大明,危!



       嘉靖帝询问首辅对策。



       只知道整人、杀人和拍嘉靖帝马屁的首辅严嵩竟言道:“禀陛下。鞑靼蛮族,在城外抢足了东西大约就会走。”



       当朝首辅说的是人话?



       朝堂上一堆文官、勋贵也无一人献御敌之策。



       关键时刻,是太监高忠站了出来!



       他带领京师各营,上得城墙防守。



       在城墙上,他带甲持刀,红袍随风而动。他告诉一众武将:“敌在京师之下,我等唯有以死保城!”



       说完他竟挥刀砍下了自己的左手小指,并用尖细的嗓音喊出了一句英雄气概的话:“有畏战怯敌者,有如此指!”



       鞑靼大军试探性攻城。高忠以宫中巨宦之尊,亲自在城墙上杀敌。



       后来为退敌,高忠亲率八百敢死之士深夜缒城而下,奇袭鞑靼军营。



       这次自杀式的夜袭,以八百敢死师全军覆没告终。



       俺答汗正是因为这次夜袭,见识到了明军高昂的战意,引兵离开。



       事后,明军出城为敢死袍泽们收尸,从死人堆里扒出了尚存一口气的高忠高公公。



       高忠是个太监,也是一位猛士,一位英雄!



       纵观华夏史书,每逢外敌入侵,总有高忠这样的人视死如归,挺身而出。这也是华夏一族延绵数千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