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五十六章 薛仁贵大败吐蕃

作品:《 大唐,我妻武则天

       郑贵妃回宫后,先去向武媚娘回禀,回到薰风殿时,早已困倦不堪,更衣歇息了。



       当她再醒来,却见李治坐在屋里,正在欣赏桌上几首诗词。



       这些诗词正是郑贵妃昨日考教族中姊妹作品,心中一紧,笑道:“陛下,您何时过来的?”



       李治道:“刚来一会,见你没醒,就拿起来瞧瞧。这些诗词哪儿来的?”



       郑贵妃一边在宫人伺候下穿衣,一边笑道:“都是妾身家中顽童所作,大家快放下,这些诗词可不配过您的眼。”



       李治笑道:“别的诗词都一般,只有这首弄溪赋还不错,不知是何人所做?”



       郑贵妃笑道:“是妾身一位表妹所写,她叫卢婉君,是范阳卢氏子弟。”



       李治笑道:“好一个范阳卢氏,连女子都有如此文采,果然不凡。”



       郑贵妃起身后,陪李治在附近的园子里转了一会,传过午膳,李治便离开了薰风殿。



       回到甘露殿后,案上又多了些奏章。



       李治随意翻了翻,发现有一份兵部奏章,还是崔敦礼亲自上呈。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翻看一看,却并非好消息。



       原来自李治去年责问兵部后,兵部便向凉州、灵州等临近吐蕃的州县,加强对吐蕃情报工作的侦探。



       结果,很快便有消息传回。



       吐蕃大军果然驻扎在巴隆河北岸,人数超过十万,更重要的是,统帅这支军队的有两人。



       一人是达延莽布支,也就是吐谷浑的太子,都布的老爹。



       这一点李治已经猜到,吐蕃要想吞并吐谷浑,定会重用此人。



       只是另一人,却让李治心中凝重了几分。那人正是吐蕃大相禄东赞的儿子,钦陵。



       大非川之战中,打败薛仁贵的正是此人。



       正当李治拿着奏章沉思时,一名内侍来报,说李勣和崔敦礼在殿外求见。



       李治心知定是边关之事又出变化,急命两人进来。



       两名老臣进殿后,朝李治齐齐拜礼。



       李治抬手道:“两位爱卿不必多礼,是不是前线有消息了?”



       李勣肃然道:“回陛下,程务挺刚派人传回消息,吐蕃大军已渡过巴隆河,从时间来看,现在应该已包围了白兰城。”



       白兰羌是西羌一支,原本生活在青海湖北部,后被吐蕃驱赶,只得南迁。



       近年来,自吐蕃吞并苏毗女国之后,便不断南侵。



       白兰羌首当其冲,大部分领土都被吐蕃吞并,只得依附吐谷浑方存。



       白兰城只是一座小土城,城外旗帜蔽天,尽是吐蕃人大军。



       然而吐蕃却并未攻城,只严密包围了白兰城。



       城外,吐蕃大帐。



       钦陵正端坐帐内看书,帷幕忽被人掀开,两个人大步走了进来。



       走在后面一人正是出使大唐的都布。



       他前面之人,身材魁梧,年过四旬,脸上两道伤疤,纵横交错,是吐蕃大军主帅,达延。



       达延手中拿着马鞭,死死瞪着钦陵。



       “先前是你非要急着进攻,匆匆忙忙,扔下不少辎重,如今到了白兰城,为何又下令禁止攻城?”



       钦陵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面色儒雅,文质彬彬,身材匀称,肌肉结实。



       他站起身,朝达延行了一礼,道:“副相不必急,且听在下解释。”



       钦陵是监军,并非主帅,不过因为是禄东赞的儿子,大军其实还是由他指挥。



       达延只能控制手中的吐谷浑部。



       达延哼了一声,走到一张矮椅上坐下。



       “那你说吧。”



       钦陵抬起头,看向都布。



       “先要多谢世兄入唐一趟,给我们带来了重要情报。”



       达延冷哼道:“你不必冷嘲热讽,这狗崽子去了趟唐朝,钱没少用,却一事无成,本相已向大相上书请罪了。”



       钦陵正色道:“此事不能怪世兄,弘化公主也去了唐朝,攀附唐朝皇后,劝唐朝皇帝改变主意。纵然在下亲往,也无计可施。”



       话锋一转:“好在我们早有准备,唐人虽决定帮吐谷浑,动作却不会太快,我们正可速战速决。”



       达延道:“既是速战速决,为何还不攻城?”



       钦陵缓缓道:“我说的‘速’,指的是战略上的迅速。二位请想,唐朝既支持吐谷浑,那帮西羌小族,定会站在吐谷浑一边。”



       达延道:“这是羌人传统,只站强者一边,我们又能如何?”



       钦陵道:“所以吐谷浑一定会打着唐朝大旗,派人联合他们,救援白兰城。”



       达延冷笑道:“我那侄子一向喜欢依靠他人力量。”



       都布道:“钦如本说的不错,唐军已派出一个叫程务挺的将领,眼下就在白兰城。”



       如本又被称为翼长,是吐蕃军事长官的一种称呼。



       达延道:“一个毛头小子罢了。”



       钦陵缓缓道:“良将也罢,愚将也罢,只要是唐朝所派,就能号召众多小部落。”



       达延点点头。



       自吐谷浑被唐朝打败后,所有羌人的脊梁骨都被唐人打断,只有吐蕃依然站着。



       钦陵继续道:“所以咱们立刻包围白兰城,那些小羌族,便会在准备不足的情况来救。”



       达延愣了愣,道:“你的目标是打援军?”



       钦陵道:“现在攻城,守军想着有援军支援,定会拼死抵抗。若先灭援军,对他们心理产生巨大打击,到时再攻城,就不费吹灰之力了。”



       都布道:“父亲,我觉得钦如本说的有理。”



       达延沉默了一会,道:“你就不怕拖延时间,把唐军拖来?”



       钦陵道:“唐军并非天神,先赞普就曾击败过他们,就算他们来了,我军以逸待劳,一样能击败他们!”



       达延霍然起身:“那就听你的,不过消灭援军时,我要亲自上阵。”



       钦陵微微躬身,行了一个吐蕃礼节。



       “正要仪仗您的神勇。”



       正如钦陵预测,白兰城被围后,党项羌顾不得再召集小部落,急忙带领军队驰援。



       东女女王却不敢贸动,派人前往松州,将消息告诉了薛仁贵。



       薛仁贵这几日都在练兵,得知消息后,立刻进入东女羌部落,随同东女军和许多小羌族,一起北上援救白兰羌。



       大道之上,烟尘滚滚,薛仁贵策马与宾就女王并行。



       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西境作战。



       眼瞧周围到处都是大山,行军路线极为艰难,敌人若在峡谷设伏,后果不堪设想。



       “女王殿下,道路艰险,恐受伏击,不如我军在前,你军在后,相距五里,前后策应。”



       宾就女王笑道:“你是客军,我是主军,岂有让客军做先锋的道理?我东女军和其他诸羌在前,唐军在后。”



       薛仁贵没有相争,拱手同意。



       大军继续前行,没多久,就被吐蕃哨探发现,回报达延和钦陵。



       达延此时态度与先前大为不同。



       就在两日前,他亲率伏兵,在乌海附近大败党项诸羌,杀的血流成河,诸羌丧胆。



       眼见东女诸羌终于来了,他哈哈一笑,道:“钦如本,那我按照计划,前往白兰山设伏。”



       钦陵道:“您千万小心。”



       达延和都布父子离开营帐后,钦陵表情凝重,沉声道:“传令全军,做好作战准备。”



       一月下旬,春寒料峭,万物发芽。



       只听一阵“扑哧”声,一群金丝燕从白兰山山谷腾空而起,随后,山谷之中传来阵阵厮杀声。



       人在嘶吼、马在嘶鸣、兵器的撞击声,在山谷中回荡。



       达延和都布父子率军突袭,东女羌和诸羌猝不及防,陷入险境。



       都布带着几名亲卫,在混乱的战场中纵横捭阖,所向披靡,收割着敌人性命。



       这时,他忽然瞥见远处一名女子正在奋力厮杀,哈哈一笑,策马奔去。



       “宾就女王,你我又见面了。”



       宾就女王一言不发,手持两把银刀迎上,刀刀砍向都布要害。



       宾就女王力量虽不及都布,身子却极为灵活,骑术也高明,两人斗了十来回合,竟不分胜负。



       都布舔了舔弯刀上的血,冷笑道:“想不到女王武艺如此高强,看来活捉是不成了,就由我送你上路吧。”



       便在这时,远处扬起一阵尘土,没过一会,都布发现己方部队变得混乱不堪。



       有人高喊:“唐军,是唐军来了!”声音惶急。



       都布吃了一惊,急问:“哪里来的唐军?”



       然而战场一片混乱,哪有人回答他,只听不断有人喊着“唐军来了”几个字,吐蕃大军越来越乱。



       都布大为恼怒,手下再不容情,手中弯刀有如疾风骤雨般,朝宾就女王砍去。



       宾就女王抵挡不住,手臂被砍中一刀,幸得身边护卫死救,方保住性命。



       都布正要下杀手,忽听一阵嘶吼声,是他父亲达延的声音。



       转头一看,只见达延正在与一名穿着白袍的唐军将领激斗,那唐将赫然是薛仁贵!



       都布深知薛仁贵可怕,眼见父亲危急,撇下宾就女王,拍马过去援救。



       还未奔近,一条握着弯刀的手臂飞到空中,却是薛仁贵一戟斩断达延手臂。



       达延惨叫一声,摔落下马。



       都布睚眦欲裂,大吼一声,取出弓箭,朝薛仁贵射了一箭。



       薛仁贵听到破空声,低头躲过一箭。



       眼见达延起身要逃,另一箭又射到,伸手抓住来箭,仰臂一投,箭矢射中达延右腿。



       达延的两名亲兵趁机赶到,挡在达延前方,薛仁贵长戟一挥,横扫千军,将两人击飞。



       薛仁贵拍马上前,俯身要活捉达延,都布终于赶到,一刀砍向他后背。



       薛仁贵听到破空声,手中银剪戟勒回招架,两人瞬间斗了数合。



       都布只觉对方长戟有如耀目银光,眼前尽是戟影,不到十合,后背一痛,摔落马下。



       薛仁贵正要补上一戟,忽听宾就女王惊呼声。



       转头一看,宾就女王身边护卫都被杀死,正在地上翻滚,躲避几名吐蕃人的攻击。



       薛仁贵撇下都布父子,策马赶将过去,银戟挥处,吐蕃人尽皆丧命。



       都布趁机救下达延逃跑,吐蕃军见主将逃跑,全部开始溃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