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十一章 黄巾暂平

作品:《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鼓声如雷,箭矢破空。



       将云梯牢固在车厢上,冒着箭雨推车靠近城墙。



       早已等待多时的,百五十精壮甲士,在张飞的率领下,快速杀向城头。



       黄巾军留下的人本就较少,这下更挡不住。



       好几处防守,眼见摇摇欲坠。



       又有人冲上来援救,可惜仍然抵住汉军的猛攻。



       全身包裹甲胄的士卒,无惧对方的枪矛攻击,排列整齐列阵,步步递进,手握宽长环首刀。



       朝着敌军身上没有防护的脖颈,重重砍下。



       对敌的敌人头颅瞬间滚落在地,脸上还保持惊骇不已。



       枪矛连捅数下,也捅不穿厚甲,眼睁睁的看着对方举刀劈下。



       一时间,黄巾军惨叫声不绝于耳。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还活着的人,不停挪步往后退。



       根本就打不过。



       有的人扔掉一切能扔掉的东西,转身狂奔逃命。



       什么守城,什么城里着火,都不管了!



       只想着逃离眼前,这群戴恶鬼面具,着深色黑甲,刀刀将脖子劈开的索命厉鬼。



       张飞快步向前,“噗!”的一记重劈下去,将偷袭他的弓弩手,顺肩膀斩成两截。



       杀了后,忍不住怒骂了句:“隔十步也不去逃命,还敢朝我射箭,真不怕死么?”



       汉军披甲无惧刀剑的场面太过惊恐。



       弓弩手脑子没转过来,只下意识地站在原地,引弓射向铁甲人里,最凶猛的张飞。



       却没想到,立马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随着登上城头激增的甲士越多,在有效的厮杀中,不断将敌军驱赶下城墙。



       逃窜到街道的黄巾军,惊魂未定地嘶喊:“汉军攻进城了!”



       “败了!败了!”



       有些人逃到空旷的民房中,挖出自己先前抢来埋在这的财物丝帛,匆忙包裹背在身上,逃去其他城门。



       见没参与火并的中立派,逃命迅速。



       还在混乱中的另外两派黄巾军,也只好加入其中。



       谁也顾不上谁。



       将令不了兵,兵顾不上将。



       城里的百姓也在逃命,诸多寸丝不挂的妇人婢女,也趁机从黄巾军营逃出,无路可去。



       只好先藏匿在民宅。



       与此同时,火势变得更加难以控制。



       且越烧越烈,火焰越烧越广。



       攻进城的刘备见状,急收拢军阵,命人敲击錞于撤离城外。



       在城门口,将逃难出的百姓筛选,防止黄巾头领夹杂逃脱。



       又射杀欲拿百姓充当盾牌,负隅顽抗的敌人。



       最后向还在城里逃脱不了的黄巾军劝降。



       并时南北两面,也喊杀声四起。



       有人要打开城门逃窜。



       却没想到,早有汉军严阵以待。



       走投无路的黄巾军,只好放下手中兵刃,绝望的出来投降。



       结束了!



       又是一场大胜!



       汉军士气高昂,呼声破天,庆祝胜利。



       刘备呼出口气,此次大战,虎头蛇尾般结束了。



       原本不易攻下的梁邹,被轻易拿下。



       明知汉军围困在外,黄巾军却还爆发内乱。



       要是他早几日决定去东平陵,而放弃梁邹,恐怕也遇不到这么好的时机。



       如历史上许多事一般,冥冥之中总有些巧合。



       昆阳之战,王邑、王寻带着四十万大军,与刘秀决战,本就人多势众,不一拥而上,却脑子发热,下令让各部按兵不动。



       看自己亲领一万五千中军,和刘秀三千人,在阵前玩起两军单挑。



       不料,竟挑不过!



       新莽军在旁边,亲眼目睹自己的主帅,被刘秀从包围到击溃。



       主帅一倒,四十万大军陷入混乱,紧跟也败了。



       新莽随之覆灭。



       梁邹的黄巾觉得兵多,又有城池坚守,才敢肆无忌惮的火拼。



       结果让汉军,获得渔翁之利。



       刘备望着远处的大火,梁邹县在青烟滚滚的烈焰中,逐渐化为灰烬。



       如新莽和东汉一般,等焚烧的浓烟散去,又会有座崭新的县城,重新屹立在那。



       ……



       刘备率部肃清济南国的黄巾之时。



       远在雒阳挟天子的董卓也大肆征调军队,准备狠狠讨回,被关东联军折损的颜面。



       一路朝鲁阳袭杀过去,另外一路,朝河内郡快马奔去。



       去往鲁阳欲斩杀孙坚的数万凉州军,被他巧妙应对,最后无功而返。



       东边不亮,西边亮。



       前去河内郡找太守王匡算账的凉州军,在河阳津将骑兵,大破王匡所部。



       猝不及防的王匡,骑马逃命而去。



       关东震怖!



       不少讨董的诸侯纷纷害怕,自己会成为下一个被打击的目标。



       这时又有诏书,过来罢免他们的官职。



       使之颇为被动。



       于是连连书信袁绍,以商议对策。



       “本初,皇帝年幼受董贼操控,听说如今已在被送往长安的路上,远离关东具体生死与否,我们也无从得知,太过被动。”



       侥幸逃脱的王匡,找到了袁绍,一番陈词利弊,指着西北说道。



       “依公节之见,时下当如何?”袁绍亲自为他斟酒压惊,遂问道。



       “当择选刘氏宗亲,立为新君!”王匡斩钉截铁道。



       此言一出,立马语惊四座!



       在坐不少人,都吃惊地望过来。



       甚至有人连夹食的箸,掉落在地,也没心思去拾起。



       目光停留在王匡和袁绍身上。



       可还没收到皇帝驾崩消息,就另立新君,可是犯了忌讳,再者孝灵皇帝,只剩下唯一的一子,论法统诸侯王,无人能超过刘协。



       清君侧未成,就更换皇帝,天下人如何看待关东联军?



       奋武将军曹操,本能觉得不对。



       如此天大的事,没有在私底下,与大家先行商议,小范围问对,就直接当着众多人的面,拿出来议论。



       不怕引起天下一片哗然吗?



       王匡与袁本初,到底是何居心?



       在场除了曹操,还有不少联军诸侯,如豫州刺史孔伷、冀州刺史韩馥,以及兖州刺史刘岱的幕僚、掾属、以及书佐。



       曹操欲劝阻,韩馥派来的掾吏便站出来,侃侃而谈,另立新君的好处,使人点头称善。



       唯有曹操在那冷笑不语。



       袁绍恰巧窥见,不禁悄然皱眉。



       半个月来,他早与冀州刺史韩馥,私通书信想串联士族另立新帝,摆脱雒阳朝廷的掣制。



       知道曹孟德不会答应,故瞒着他进行。



       想着彼此间的交情,也不会来破坏,顶多冷眼旁观。



       现在看来,却使他有些担忧。



       叹息心想道:“孟德啊,今日你可千万别站出来,挡我的路啊!”



       冀州掾吏咳嗽了下,最后总结出择立新君,对朝廷大有益处。



       曹操终忍不住嘲笑道:“堂下何人,也敢枉言天子,为利欲熏心之辈出头,不怕韩馥护不住你那颗头颅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