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至关重要一仗

作品:《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刘备安排赵云哨骑,不断射杀想打探消息的斥候。



       派骑兵分散到各处,时刻向他禀报来往乐安的黄巾军动向。



       斥候之郊,非畜牧之所。



       刘备的哨骑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是他亲自百里挑一筛选。



       人数虽然稀少,但骑射、探查、搏战、都是好手。



       刘备深知在战场上,谁能快速掌握第一手信息,谁就能掌有主动权。



       无论进攻还是撤退,都不被动。



       因此,哨骑尤为关键,而且两军交锋。



       都会互相派出,大量哨骑一旦两者相遇,便会立即厮杀,不死不休。



       是全军最易发生战斗,最血腥残酷的前锋。



       斥候为军中耳目,谁能打赢前哨战,就等于剜掉对方,使其有眼如盲,耳聋目黑。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为了防止夜晚,敌有变动未能及时探得。



       刘备还让赵云试着派出部分夜里视线好的哨骑,出去侦查袭扰。



       天明方才归营。



       因为夜里营地戒严不许任何人进入,以及随意走动,夜哨往往与敌交锋,便是一宿。



       虽说残酷,却仍然有许多人想加入其中。



       皆因军俸待遇与赏赐,也是最丰厚的。



       往往授田发放细绢和粮食,都是最先领取。



       军中常有人戏言,斥候才是使君的“亲”儿子,战兵遇见都要往旁边站。



       在临济城下,磨蹭了一个半月,迟迟不肯冲刺的刘备。



       突然收到哨骑传报,高苑县南面以及利县东边,出现大量黄巾军,在他们后面还有拖家带口的家眷。



       东边约十三万人,南面大概七八万左右。



       两方合计,青壮军人数至少不下于二十万。



       刘备自拊道:“终于来了。”



       可等了你们好久。



       虽轻视黄巾军的战略,刘备却不会在战术上看轻。



       召集麾下诸将,议商对策。



       等尽数赶到后,哨骑将所掌握的情况,详细汇报。



       营帐中的军吏,赶紧以沙盘绘制推演,标明位置,行军方向,路途水源,人数方位,以及运粮道路守备情况。



       没会儿,方圆数百里,各处皆一目了然。



       诸将见此情景,却不震惊,纷纷思索讨论如何应对来敌。



       沙盘具言画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当年伏波将军马援,为攻取陇地隗嚣,以米粒为山谷,指画形势,展示陇地道径险要,来明确汉军进军道路。



       引得刘秀都不由啧啧称奇,后面更将马援所创,纳进军中,武将皆需效学。



       刘备只不过把“米盘”换成用沙泥,每到一地,必令军吏搭台登高绘制画图。



       等到诸将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后。



       发现大家还是过于谨小慎微,皆言不如先攻南面最近的敌人。



       因其已经接近,汉军收复的高苑县,威胁较大。



       刘备反对说道:“如今,敌情已经探明,变化稍纵即逝,南面黄巾军人数虽少,却已与我军临近,必然更会谨慎。”



       “孙子云:用兵之道,取其无备,出其不意。”



       “东边因路途远而疏忽无备,人多则易生轻慢,一旦出现混乱,更无法有序指挥。



       骤然袭击,敌可立破之!”刘备拊掌笑道。



       刘备清楚,纵使哨骑行踪暴露,东边的敌人,也不可能人人防备。



       大量的人抱团走在一块,容易扩充人的安全心理。



       下意识会觉得很安全,就算少数人戒备森严也无用。



       只需冲乱无防备的人,等他们溃逃时,自然会先冲散那边,小心防范的士卒,使其无法结阵迎击汉军。



       在战场上,无法有效列阵的军队,下场只有死路一条。



       等刘备说完,诸将再无异议。



       纷纷拱手请命道:“无敢不从,请使君下令!”



       遂决定拔营进兵。



       先击破东边相距更远之敌。



       汉军遂聚兵一路,半道分兵,少数大张旗鼓南下,迷惑最近的南面敌人。



       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刘备军主力则掉头,立马直奔东上,朝利县附近的十三万黄巾军而去。



       剩余辅兵,继续坚守大营。



       至于城里的敌人,近来多次遭受汉军,楼台居高临下的箭雨,打得不敢探头。



       被每日击鼓,佯装攻城。



       搞得身心疲惫,就是看见异动,也不肯做出反应。



       起因是汉军不讲武德,两次诱骗黄巾军出城,一次假装后撤去其他地方。



       另一次更无耻,竟扮黄巾援军杀到汉军身后,临济城里的黄巾窥见,亢奋雀跃不已!



       首领立刻下令出城,亲自带队和援军两面夹击,想大败汉军,好报多日围城之仇。



       结果快临近敌军枪阵,都不带变阵,才知道又被刘备骗了,再度大败而归。



       狼狈逃命,发现城门已关。



       最后在两军阵前不知被谁所杀,清扫战场时,才被降卒指认出,胸膛几乎被踏陷。



       ……



       荒凉的驰道边,凋零枯黄的杂草,横躺在开裂的地面。



       突如其来的马蹄声打破了这里的平静。



       数十名甲骑着匹枣红色的马,迅速从杂草上踏过,消失在了远处。



       不到一会,一列接着一列的步军,散开在道路两侧,相隔不过百五十步。



       被甲持兵,严阵以待。



       接着从头望不到尾的大队人马,以及一辆一辆用挽马以及从后方征调来的牛、骡,拖拉的辎重车,连绵不绝。



       荒废的古驰道,似乎很久没遇见,这么多人的汉军从上面走过。



       沉重的辎重车压过后,留下一道长长的车辙印。



       上面装着粮草,以及甲胄兵器。



       担任警戒的战兵,交替披甲前行。



       每快走三十里,慢走十里再卸甲休息,再由其他部曲的战兵补上,轮流交换。



       弩兵箭不下弩,尖端朝地低持,准备随时迎敌。



       刘备从后方调集了一切,可以代替人力的牲畜,以提高军队的机动性。



       对此战全力以赴。



       而黄巾军被欺骗,误以为各州汉军,支援到了青州,但仍然没有意识到,此战的重要性。



       还采取以往的经验看待,认为如果汉军真难以战胜,就转道去徐州或者去冀州,听说那边更富饶。



       钱财粮草囤积无数。



       何必在青州,与汉军死磕到底,毕竟当年大贤良师,都没能带他们打赢朝廷。



       现在更不用说。



       对于黄巾军想法,刘备也能猜到几分。



       以流寇的方式流窜各地,除非朝廷大军找上门来。



       否则不会主动决战。



       在张角死后,黄巾已然丧失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