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失约孟德

作品:《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荀彧没料到,刘备不按套路出牌。



       也不像拜见袁绍那样,上来就讲如何匡扶天下,另立新君。



       待扶持贤良宗亲,便可使朝廷焕然一新。



       隐晦地拿出了重臣霍光,立孝武皇帝之曾孙,刘询来示例。



       之所以天下鼎沸,政局不稳,人心涣散,就是因为先帝不作为,不任用士人,反而倚重宦官干扰朝政。



       才使得天下滔滔,国无宁日。



       只要寻觅一贤明之主,就能如孝宣般开创了新的盛世,成就中兴之业。



       他袁绍遍访各地宗室,就是想找到贤哲之人,可惜一无所获。



       幽州牧刘虞倒有贤名,却置江山社稷于不顾。



       让他极为痛心。



       荀彧面带严肃问他:“袁公如此举措,可曾想过霍光后事不详,霍氏遭劫诛族一事乎?”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袁绍沉吟半刻回答道:“我欲先使女妻之,嫡女贵为皇后,我为辅政大将军,只要管好家宅,不要如霍光夫人那般愚蠢便可。”



       接着拍案笑说:“权臣霍光聪明一世,可惜糊涂一时,连后宅也无法管理妥当,舍该有此下场。”



       “读史之妙用,我当鉴之,不复为也!”



       袁绍对荀彧说了不少。



       却并没有把话讲完,说的只是前边步骤之一。



       从汉时至今,能嫁女儿给皇帝做皇后的,后来无一不是当朝赫赫有名的显贵。



       而袁绍现为五世三公,车骑将军有开府之权,又处于乱世,地位不在三公之下。



       即便再前进一两步,也不过到当年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地位。



       除去霍光,能权倾朝野又生前未遭劫难。



       就只剩下昔日的安汉公了。



       他袁本初能从一介袁氏庶子,走到今日的地步。



       靠的就是不甘人下的好强之心。



       才将诸多人比下去。



       在汝南袁氏之中名列前茅。



       眼下袁氏子被董卓杀害五十余口,振兴袁氏除了他袁绍,还有谁能担起重任?



       难道就凭待在南阳的袁公路!?



       那只不过是分不清现实,被欲望冲昏头脑的庸人罢了。



       岂不知,袁公路愈发不甘心。



       他袁绍就要表示宽宏大量。



       袁术虽然身为嫡出,却处处不如他,无论是长相风度,还是性格。



       本身心胸狭隘,再加上嫉妒就会丧失理智。



       被世人所笑。



       袁绍想起袁术的种种行为,嘴角含笑。



       “公路,我若是你,早就伏首低头了。”



       却不知荀彧越打量,越不由得失望。



       ……



       荀彧想到与袁绍见面的事,与刘备作比较。



       忽然觉得四世三公虽出身好,在其他方面却还不如刘玄德。



       尤其在真挚待人方面,差之远矣。



       主择吏,吏亦择主。



       就连私下倾谈也不能推心置腹,反语焉不详遮遮掩掩,不知信不过他颖川荀彧。



       还是视他可有可无,当成了荀氏的添头。



       而刘备以真挚待人。



       毫无强迫之意,既无气充志骄,夸夸而谈。



       反温润细语,娓娓道来。



       道明天下兴亡在常理之中。



       只要掌握方法,便可转危为安。



       让他多待些时看看此套方法是否可行。



       还以亲友之间的称呼,唤作玄德。



       让他颇有好感。



       在袁绍处可没被这么对待过。



       那有众多河北名士,还有先投靠的颍川士人,袁本初虽对他也表现极为热情,但也能看出还在自持身份。



       毕竟今时不同往日。



       已贵为车骑将军、冀州牧,纵使嘴上不说,心里也难免有些得意自鸣。



       荀彧有些为难。



       早在冀州他就书信给了曹操。



       说言四月底便能赶到。



       如果留在青州,怕就要错过与曹孟德的约定了。



       荀彧有些忧愁。



       孔子曰:“言忠信,行笃敬。”



       “先与曹孟德约好在东郡相见,若不去难免会失信于人。”



       “日后孟德怪罪,我无言可回啊!”



       “不过……”荀彧有些叹道。



       对不住孟德了。



       “——即便如此,彧也想留下来,看一看玄德,究竟如何践行治理天下之志!”



       荀彧心中自忖。



       正起身子,作揖道:“公盛情相邀彧岂敢不久留乎?颖川荀彧拜见使君!”



       话音未落,刘备便已搀扶住他的手。



       笑摇头道:“不是使君,是玄德!”



       两人相视而笑。



       荀彧正想开口。



       忽然一壮汉来到窗户外边咳嗽几声。



       靠近遥语道:“使君冒犯了,西面有快马传来消息……”



       刘备见刘和顾不上在招待客人,便直来禀报,就知西面交战,已到了关键时刻。



       即使其进来。



       接过文牍,当着荀彧的面将欲拆信。



       刘和欲言又止,眼有迟疑。



       想提醒使君,还有外人尚在。



       刘备引见道:“此乃王佐之才的荀君荀文若,日后要事,无需避讳。”



       刘和恍然点了点头。



       没想到颖川荀彧,拜访完了卢公,竟会选择留在青州。



       不是听闻要去兖州东郡吗?



       使君如何将其留下的,这可是在颖川也有盛名的士族啊!



       也将出仕青州乎?



       刘和心头一紧,感到有些急迫感。



       他不过才游侠出身,若不是遇见刘使君,哪会有人如此器重。



       默想到,还须多识字,常读书啊!



       才能让使君刮目相待。



       刘备转过去对荀彧道:“此壮士与我同为中山靖王之后的族亲,从我初来高唐便知交莫逆,如今替我管些琐事。”



       见荀彧施礼,刘和也赶紧回礼。



       刘备则没再管两人,仔细观看着传来的书信。



       沉默良久有余,最终叹气。



       公孙瓒为了替弟公孙越报仇雪恨。



       想欲邀请刘备共征冀州。



       刘备实话实说,眼下仓中粮食无法征调大军。



       只能佯作牵制袁绍的部分兵力。



       而公孙瓒却不满意,认为肉脯可充军粮,供应军队出征。



       何必为些黔首的生死耗费粮食,为死而复有的庶民,不与他携手攻取袁绍。



       甚为不解。



       两者来信,一来二去。



       公孙瓒干脆自己调拨大军,南下攻取冀州。



       一路势如破竹,已攻到甘陵界桥附近,粮道却要运过三郡。



       刘备无奈道:“伯圭何必心急?”



       性格过于冲动易怒,可不便于将兵啊!



       也提醒过公孙瓒,小心袁绍的弓弩,不知白马义从还会不会全军覆没在界桥。



       也未免也太可惜了。



       刘备都替公孙瓒心疼死,为凑齐数千匹白马,可砸锅卖铁,填进去不少家当。



       又选骑射之士,才号为白马义从。



       有了威名赫赫的白马将军之称。



       可千万别上头了,把轻骑当重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