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64章 恭喜发财?我也很无奈啊

作品:《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听到陈成兴说有解决办法,徐涛非常兴奋。



       他就知道,有问题来找团长绝对没错,你看这不就解决了?



       “早期外国人主要是通过德国人发明的高温韧化技术来处理,也就是咱们传统的闷火工艺,不过这个方法成品率比较低。”



       “后来美国人进行了改进,发明了黑心韧化技术。”



       陈成兴看着徐涛已经掏出小本子开始记录,便将黑心韧化工艺的流程告诉了徐涛。



       “你先做一口铸铁箱子,把弹壳排列在里面,在底部和每层间填充耐火砖碎粒,弹壳内部也充填耐火砖碎粒。”



       “这样可以以防弹壳在高温下变形,并且避免他们互相粘连。”



       “装完箱后,铁箱上面盖生铁板,接口处用黏土密封,箱子底下还得铺一层废弹壳碎片。”



       “这些措施可以防止脱皮现象。”



       “然后就是最重要的事情,炉内温度要准确控制在950℃左右,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就能使弹壳变成可加工状态。”



       “我知道的就只有这么多,具体的情况你多做几次试验就行。”陈成兴说道。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不过这都是应急的办法,最好还是建造高炉生产灰口铁。”陈成兴补充道。



       虽然韧化工艺可以便利的生产的铸铁炮弹,但是产量跟高炉是没法比的。



       徐涛现在只顾着记录陈成兴刚才的说的黑心韧化技术,对于小高炉直接没当回事。



       徐涛当然知道小高炉的好,但是凭现在的新二团,想要建造小高炉那是痴人说梦。



       别说能不能建起来,即使费劲千辛万苦建好了,鬼子一颗炸弹就能给你报废了。



       现在还是用土法生产才是正道。



       “团长,现在还有个问题。”徐涛写完后抬起头说道。



       “什么问题?”



       “那就是温度怎么确定。”徐涛认真道。



       他们没有任何测温设备,根本就没法确认温度。



       “这个好办。”陈成兴说着从身上摸出一块大洋。



       “白银的熔点是960度,靠这个就能确认温度,等工人们熟练后,便可以依靠火焰的颜色确认温度了。”陈成兴解释道。



       “团长我先走了。”徐涛一把拿过大洋,起身就匆匆离开。



       他已经等不及要试验一下了。



       “唉...不是...”陈成兴看着空空如也的右手愣了。



       自己拿出大洋只是示意一下,可没说给啊。



       这块大洋可是自己所有钱,就这么没了?



       ......



       4月初,就在新二团加紧恢复的时候,陈成兴收到了旅部传来的命令,要陈成兴到师部开会。



       师部现在和总部都待在梁山,距离大云山有上百里的距离。



       陈成兴想要到师部,即使是骑马也得一天。



       不过好在鬼子虽然占据了大云山周边的乡镇县城,但是广大的农村依旧是八路军游击队的天下,因此陈成兴并不会遇到什么阻碍。



       等陈成兴风尘仆仆的赶到到师部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



       结果陈成兴刚下马,还没等他让魏大勇把马迁牵走,旅长就从师部会议室走了出来。



       “陈成兴,你来得正好,我正好有事找你。”旅长笑道。



       陈成兴一看旅长的脸色,就知道准没好事,而且也不是来的正好,大旅长恐怕是就在这里等自己呢。



       自己在洞察上加的技能点可不是白加的。



       “旅长。”陈成兴立正道。



       “陈成兴,我要先恭喜你啊。”旅长张嘴就开始恭喜。



       “嗐...上个月新二团遭到鬼子重创,编制都快凑不齐了,旅长,我正准备找你要点人呢。”陈成兴开口就是诉苦,然后顺杆就开始要人。



       “诶...停停停。”旅长一挥手打断了陈成兴的话,这是谁找谁啊?



       “陈成兴,我问你,水湾村一战,你是不是缴获了2门大炮?我也不多要,你送一门大炮和一半弹药到旅部来。”旅长开门见山道。



       “唉...旅长,不是我不愿意,那炮刚运到红泥湾,鬼子就来轰炸了。”陈成兴说道。



       “什么?!你怎么搞的?这样太不小心了,两门炮就这么被炸了?!”旅长心疼道。



       “噢...这倒没有,鬼子炸的是假炮。”



       “你TND,少在这里给老子大喘气。”旅长瞪了陈成兴一眼。



       这一惊一乍的谁受得了?



       “旅长,这炮是野战炮,根本就没法拆解,我从水湾村运回红泥湾,不过六七十里地,就花了3天的时间,要是运到旅部还不得十天半个月?”



       “鬼子对火炮看的这么严,我要是拉着炮招摇过市,那不是找炸嘛。”陈成兴说道。



       意大利炮光自重就超过1.1吨,再加上前车,行列重量超过2吨。



       一般的山路根本就没法走,不然话二营也不需要东绕西绕。



       而且即使是尽量走好路,也是二营400多人型牛马奋力拉车,这才把这两门炮给拉回去了。



       如果光靠本身的6匹挽马,根本不可能将这两门意大利炮给运回红泥湾。



       “野战炮?不是说山炮吗?”旅长皱起眉头。



       作为黄埔军校的高才生,旅长很清楚野战炮和山炮的区别。



       在平原地区,道路良好的情况下,野战炮可以依靠性能碾压山炮。



       可一旦到了山区,山炮的机动都是一大难题,更别说野战炮了。



       “嗐...就新二团的那些作战参谋,他们也不认识什么是山炮,什么是野战炮啊。”陈成兴随意道。



       “既然是野战炮,那你先留着吧。”旅长摆了摆手。



       要是新一团、独立团他们缴获了野战炮,旅长肯定不放过,毕竟就在眼前。



       可是新二团远在一两百里外。



       如果是山炮,拆解后,一个马队就运过来了,但是野战炮却是不能拆解。



       而他也不可能为了一门炮,就出动大部队,兴师动众的运过来。



       陈成兴见旅长准备回会议室,赶忙开口道:“旅长,等一下,我也正好有事找您。”



       “什么事?”旅长回过头。



       “旅长您看是不是支援我几个炮兵?毕竟这野战炮实在是难伺候的啊。”陈成兴开口道。



       总不能你大旅长恭喜一声就算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