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十三章 华兰!

作品:《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十月二十三,午时。



       盛府中门大开。



       一辆马车驶过,缓缓停下。



       盛纮和妻子王氏连忙迎了上去。



       “哎呀,江老兄!”盛纮抚须一笑,上前拱了拱手:“贵客临门,真是蓬荜生辉。”



       这几年,江忠已官至从五品,官位从正六品的宪司检法官升至从五品的提点刑狱公事,负责监察一路官吏,掌一路官员纠察弹劾之事,主管官员政绩考核。



       含权量毋庸置疑!



       不论是否能成姻亲,礼数都得周全,万万不可得罪。



       “是呀,是呀!”王若弗脸上挂起笑意。



       “哈哈,盛老弟!”江忠拱着手回礼,袖袍顺势一伸:“这是犬子江昭。”



       江忠身后半步,江昭适时上前行了一礼:“盛世叔,王大娘子。”

m.quanzhifashi.com

       盛纮和王若弗连忙上下打量起来。



       只见江昭一身白项银细花纹底锦袍,朱红白色玉带束腰,挂着一白玉玲珑腰佩,容貌俊秀,剑眉斜飞,仪容端正,身姿挺拔,一举一动自带文人雅气,且有一种常年身居高位的淡然内敛,气度逼人。



       器宇轩昂!



       盛纮到底是仕林为官的人,心中固然一惊,面上却是丝毫不动声色。



       王若弗却是不一样。



       “哎呀呀!”王若弗就差把“满意”两个字放到脸上,一脸的笑意:“快快快,快快请进。”



       盛纮不着痕迹的扫了妻子一眼,伸手说道:“哈哈!请!”



       “请。”江忠也伸了伸手,一行人往内走去。



       一入客堂,却见一位银丝绾髻,眸光如炬的老太太,身边则是跟着一豆蔻年华的少女,一位十二三岁的少年。



       盛华兰,盛长柏!



       “贵客登门,老身腿脚不便,有失远迎,望请见谅。”盛老太太一边说着,一边起身微屈身子。



       少女微微屈膝,行了个蹲膝礼,少年则是拱手行礼。



       “老太太客气。”三人回礼。



       礼仪既过,几人落座。



       “哈哈!”这时,盛纮指着两人说道:“小女华兰,小儿长柏。”



       如此,俨然是让年轻人认识的意思。



       江昭起身,沉稳道:“江昭,承蒙老师赐字,子川。”



       一边说着,他一边观察盛华兰的样子。



       方才他一直都在父母身后,为了不失礼数,也没有正眼看人家姑娘的机会。



       这一看,饶是江昭,也不禁眼前一亮。



       少女玉手白嫩,丹唇水润,乌黑秀发如瀑,以一根挽带绾着,一袭藕荷色缕金百蝶妆缎袄子,艾青色双襕软纹束腰长裙,挂着一羊脂玉双鱼佩,眉宇间尚可出看些许稚气,但一举一动间温婉贤淑、知书达理的端庄气质却是掩盖了一切。



       知书达理,端庄大气!



       为免失礼,江昭举止自然的落座,不再多看。



       没一会儿,江忠、盛纮两人就热聊起来,都是混官场的人物,怎么着也不可能让场子冷落。



       海氏和王氏也聊起日常,双方时不时将目光放在盛华兰与江昭身上,都是越瞧越满意。



       海氏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她特意书信让长子归家相亲,自然是早早就相看过盛华兰。



       勇毅侯独女教出来的姑娘,哪怕是放到汴京的名门贵女里,也是丝毫不差。



       更难得可贵的是盛华兰出身低,且小时候吃过苦,知足懂事,没有半分骄横之气,这就非常难得。



       王氏不必多说,江昭的光辉实在太明显,举止间却又没有丝毫倨傲,哪有不满意的道理?



       江昭则是时不时与盛长柏聊两句,谈一谈读书学文的事情。



       一行人各聊各的,场子也不算冷淡。



       不一会儿,瞧时机差不多,盛纮抚须一笑:“江老兄,盛某前些日子收藏了一副唐时名家书法,老兄要不要一起去瞧瞧?”



       “也好,也好。”江忠点头,两人往书房走去。



       “哎呀!前些日子宥阳老家送来一些鲜花,大娘子要不去选一些?”王氏说道。



       海氏连连点头:“那可真是沾着光了!”



       两人往外走去。



       “长柏,扶我去吃药。”盛老太太一说话,堂内最后的两人也离开。



       如此,仅剩江昭与盛华兰两人,分坐左右。



       场子一下子就冷清不少。



       盛华兰耳根子泛红,双手附于腿上,低着头却是紧张得不敢说话。



       江昭也不意外,端正身子,从容问道:“久闻盛氏书香门第,老太太出身勇毅侯府,王大娘子更是出自太师府,不知盛姑娘平日里都学些什么?”



       “学有《女诫》、《女训》、《论语》、《孟子》,诗书,四艺十雅,纺织、刺绣、制衣,没事也会学着管管田产铺子。”少女温声细语,柔和动听,如细水娟流一般。



       说着,盛华兰悄悄抬头,怎料却江昭也恰好望向她,她慌乱低头,腮边尽是红晕。



       “可会无趣?”江昭又问道。



       “也......不曾无趣。”盛华兰低声答道。



       “哦?”江昭温和一笑:“我自认读书有些天赋,可要真是长时间读起书来,也会无趣呢!”



       盛华兰有些意外:“江公子那么成器,竟也读书无趣?”



       “成器?”江昭一笑,望向端庄少女,说道:“我自是成器的。”



       封建社会,插钗议亲,说话也不可轻浮无状,江昭也只能有限的活跃气氛。



       “啊?”盛华兰有些茫然的抬头,这不是夸人的话吗?哪有自己说自己成器的?



       她一抬头,却是看见青年一副调侃的样子。



       两个问题一问,又抬头这么一瞧,盛华兰也意识到青年并不难相处,心中紧张一下子就缓和了不少。



       “公子年少即游历天下,声名响彻两京一十三省,自是一等一的成器。”



       女子矜持贤淑,可怎么着也不能长时间的单方面的问话,盛华兰适当斟酌语言,轻声问道:“待到二月,公子可要入京科考?”



       “自是要的。”江昭点头。



       盛华兰微微低头:“那小女子就预祝公子金榜题名,事事顺遂。”



       话音未落,王若弗的贴身丫鬟端着一个盘子走上前,轻轻的放在江昭边上,又恭谨退了下去。



       “嗒!”



       轻微的落盘声音,让少女的头越发的低,脖颈、耳根,越发红晕,白皙双手伸入袖口,紧紧捏着衣裳。



       本来已经不再那么紧张,一瞧见玉簪和盘子,又猛地紧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