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102章 血与泪为谁而流?

作品:《 秦泽秦颢天

       翌日。



       金鸾殿外。



       朝会已经结束,众大臣正陆陆续续往外走去。



       只是此刻,众人神色不一,有人表情肃穆,有人面带欢喜,还有人一脸怒色。



       自然,也有人面色寡欢,仿佛被抽走了魂一般。



       户部尚书王雍一张肥头大耳的脸上,再没有丝毫先前那般红润之色,此刻,那张脸上只剩下一片苍白,滴滴虚汗从鬓角落下,甚至脖颈间的衣领都被汗水打湿。



       今日朝会上,金风鸾说出了镇北王在北胡斩杀所有胡马的消息,而秦泽发起的清君侧,自然也广而告之。



       这自然不是个好消息,为此王雍面色忧虑。



       但这甚至还算不上是最坏的消息。



       “镇军大将军黄龙,私通北胡,意图谋害镇北王,证据确凿,按律当满门抄斩,株连九族!”



       这道谕旨如同晴天里落下的一个霹雳,让王雍的心神彻底慌乱,惶恐的他在朝堂上甚至难以保持身形,身如筛糠,抖作一团。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他懂兔死狐悲的道理。



       自己与黄龙私交甚好,如今黄龙即将被杀,那自己今后又当如何?



       执掌户部以来,自己捞了不少油水,他心中很明白,若是陛下清算,自己的罪行....



       但好在这次朝会上陛下也说的很明白,黄龙罪无可赦,事情已经查的水落石出,不会为此牵连与别人。



       这让他那颗高高悬起的心总算是稍稍放下来一点。



       但黄龙贵为一个镇军大将军,现如今却被清算的如此彻底,实在是令人心中胆寒。



       真所谓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树倒猢狲散,食尽鸟投林,如此显赫的黄家,甚至落到了比秦家还要惨的下场。



       有道是伴君如伴虎,陛下要动手,谁都逃不过...



       浓浓的恐惧感在王雍心中滋生,甚至于陛下之后说的让西京自立的事,他都没有听进去,他只担心今后自己又该如何....



       失魂落魄的王雍双眼无神的往外走着,却不慎撞到前方一人。



       那人被撞了一下,身子一个趔趄,但他并未开口说一句话。



       此人也是一个丢了三魂七魄之人。



       那年迈的脸上,神色复杂至极,来回变换,既有喜悦,又有愤怒,还有一股深深的悲痛感。



       正是当今吏部尚书张励。



       这一刻的张励,心中五味杂陈。



       秦泽剿灭胡马,解救了百姓,立下不世之功,他心中是由衷的高兴,若是在家中,他定会欢呼起来。



       黄龙私通胡马,妄图杀秦泽,这让他异常愤怒,先前的猜测也算是得到了证实,这黄龙确实有祸乱大乾之心。



       好在秦泽雷厉风行,以铁血手段宣布要清君侧,而陛下同样果决,直接下令诛杀黄龙,这实在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



       按理来说,今日本该是最振奋,最高兴的一天,甚至于回府都要小酌几杯才是。



       但随后陛下所说的事,却让张励那份喜悦彻底消失,荡然无存。



       甚至于,被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席卷了全身,悲痛感让他的呼吸简直都快要停滞。



       那是关于西京的事。



       西京,虽经历朝历代,但从古至今,它一直都是大乾国土!



       大乾孱弱之时,西京被野心勃勃的图元国所占,这一占,便是数十年!



       这数十年,大乾不论是哪一个在位的皇帝,都想收复西京,那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夙愿。



       三年!



       五年!



       十年!



       二十年!



       三十年!



       整整五十年啊!



       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幼儿的夜哭,故乡湖柳下的诀别,将士咆哮时的怒目,战场上燃起的烽火狼烟。



       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带着满腔的热血,靠着那一刀一枪,燃尽血与泪,才一寸寸的收回了西京。



       家中老父鬓发已白,未脱稚气的幼子已上阵杀敌,将士的盔甲已经满是鲜血,誓要拿回我们自己的土地。



       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一代又一代人的抗争,才将这破碎的山河复原。



       如今,收复不过数年时间,却在图元国的逼迫下,西京又要失去了。



       而陛下,却就这样简单的答应了....



       血与泪,是为谁而流?



       张励忘了何时出的宫,也忘了怎么上的轿子,他跌跌撞撞的回到府中,走进家中祠堂,看着那一个个祖宗牌位,眼眶已红。



       “爹,娘,今日....今日...我大乾的西京,又失了啊!”



       张励“嘭”的一声跪倒在地,双手颤抖的抚住面门,已然是哭的泣不成声。



       “历经这么多年才终于收复西京,这如今,却又要送出去,这....这如何对得起那些九泉之下的人啊....”



       “是我无能,在朝堂上难以劝动陛下,那些大臣目光短浅,竟然觉得西京自立乃是好事,真是愚蠢至极啊!”



       “我虽位列尚书之位,但又怎能....”



       张励心中哀痛,正自怨自艾间,却听祠堂外传来一道温婉柔和的声音。



       “爹,陛下答应西京自立了?”



       张励扭头看去,却是女儿的身影出现在祠堂外面。



       门外人身着穿着一件略嫌简单的素白长锦衣,深棕色的丝线在衣料上绣出了奇巧遒劲的枝干,桃红色的丝线绣出了一朵朵怒放的梅花,从裙摆一直延伸到腰际。



       一张鹅蛋脸,双眉如柳叶,晴若秋波的双眼间眸光闪动,堆云砌黑的柔顺青丝随意的束于身后。



       素净的脸庞上未施以粉黛,姿色也并不显得出众,但只是随意的立在那里,便自有一分温柔婉约。



       见女儿问话,张励抹了抹眼泪,一边叹气一边点头。



       “答应了,西京...马上就要自立了,唉。”



       “不过好在与图元国签订了条约,西京即便是不再归属我大乾,那也不是图元国的,这也...也算是较好的结果了吧。”



       “只是不论如何....”



       张励话未说完,便见女儿一步步朝着祠堂走进。



       他心中一紧,连忙喝止:“紫笙,快出去,你怎能进宗祠!”



       张紫笙面色淡然,仍旧是踏进了宗祠。



       张励急忙站起身,斥责道:“胡闹!你是女儿身,如何能进宗祠!简直...简直是....”



       “有何不可?双脚在我身,哪里去不得?”



       “爹你时常不在家,我已经来过这里很多次了。”张紫笙进了宗祠,随手拿过挂在一旁的手帕,轻轻擦拭着牌位,随口说道。



       “这是祖宗定下来的规矩!”张励斥道。



       “那这大乾是祖宗留下的江山,如今西京都不保了,爹你为何不去斥责陛下,让她驱逐图元,复我山河。”张紫笙面沉如水,脸上没有丝毫的波澜。



       张励神色悲戚,叹声道:“朝中大臣都同意西京独立,我一人之言又有何用?陛下她听信这些人的话,唉!”



       张紫笙这时已经擦拭好了一张牌位,她又拿起一张牌位,不紧不慢的擦拭,淡淡道:



       “即便朝中大臣反对,我想陛下也要送出西京。”



       “她的行事作风,一向如此,这西京对她来说,本就算不得什么。”



       此言一出,张励眉头紧皱,斥责道:“紫笙!你怎能这样说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