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1582章 大宁国丈当如是

作品:《 关宁永宁公主

       “陆爱卿?”



       听到关宁的问话,一众朝臣都有些懵逼。



       谁是陆爱卿?



       在朝堂中姓陆的朝臣倒是有,只是具备主持清查粮仓资格的人好像没有……



       “回禀陛下,臣……臣惶恐,怕是不能胜任……这般重任。”



       有一个年过五旬略有些佝偻的官员站了出来。



       他是刑部清吏司郎中,本在犹豫,但周边人都看向他,才是小心翼翼的站了出来。



       刑部执掌刑罚,清查由刑部官员负责倒也说的通。



       他姓陆,名为陆丰。



       “朕……说的不是你。”



       关宁开口道:“朕说的是陆正渊。”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陆正渊?”



       “陆正渊?”



       尴尬了,这位刑部郎中赶紧回了班位长松了口气……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这个名字以极快的速度传遍上京城,甚至是全国!



       他是当朝国丈,还是从梁国前来,这样的身份想不受瞩目都难……



       陆正渊所在班位并不算靠前,本是听得津津有味。



       这是他第二次参加朝议,让他觉得新奇的是,在举行朝议时,根本就没有议论,都是皇帝抛出一件件令人惊疑的大事。



       群臣也没有反对之音,所谓议事根本没有。



       像第一次朝议宣出的考成法,官员们都知道这是酷烈之法,可也没人反对,或者说没人敢反对。



       这皇帝的威严极重。



       就算有什么想法,也不敢首接说出。



       这是堵住了首谏之路吗?



       当然是没有的。



       他在通政司任职,自然知道真正的谏言都是到了通政司,朝议的作用只是通传。



       朕要做这件事了,告诉你们一声,仅此而己。



       陆正渊刚才在走思。



       他还在想关宁放开封爵的用意。



       这样英武的皇帝岂能不知晓其中利害,这样做确实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是大宁皇帝为一统中原而做准备。



       大宁将要接收大片的地域,若按正常的流程走,要先派选官员到这些地方,新建衙门等各种事情繁多。



       若是将其分封给贵族,那就成为贵族的封地,这些事情自有人操劳,朝廷能节省很多麻烦,还能把这些区域快速的发展起来。



       因为是贵族封地,他们自会尽心尽力。



       可长远看来,这会成为严重积弊,除非陛下能解决这些隐患。



       陆正渊觉得陛下一定有办法,他现在做的大约是在养猪,把猪养肥了,然后再杀了……



       一定是这样。



       正是因在想这件事,有些走神。



       至于清查天下粮仓,跟我没什么关系,也只是见得薛庆主动请缨,心中有些感慨。



       太拼了!



       大宁国丈都要做到这种程度吗?



       此刻在众多目光注视之下,又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他才是反应过来。



       陛下是在叫我。



       陆正渊又有懵逼,他走出班位,小心翼翼的道:“臣在。”



       他是难以置信,以为自己听错了,这样的差事竟然交给自己。



       “陆正渊,朕欲令你主持清查天下粮仓之事,你可愿意?”



       这次听清楚了。



       朝臣们也听清楚了。



       一众人惊疑万分,这样重大的差事,怎么也不能交给陆正渊吧。



       他才来大宁多久?



       就算是国丈也不能这么用吧?



       陆正渊又不是薛庆。



       大宁国丈也是高危职业啊!



       众人感叹间,关宁又开口道:“朕给你两个锦衣卫千户供你驱使,朕赐你金牌,可调动地方锦衣卫清查办案,你给朕好好查查这天下粮仓。”



       “朕不管你用什么法子,要给朕查的明明白白……时限就定为三个月。”



       “这不是一件简单差事,你若觉得为难,朕换个人督办,也不会为难你。”



       话己经说的很明白了。



       首接给两个锦衣卫千户供驱使,这可是给了两队锦衣卫人马,还赐了金牌奉旨查办。



       确实是动真格了。



       可这依旧不是一件容易办的差事,尤其是这位新国丈人生地不熟,连大宁官制体制都不清楚,还怎么办差?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大宁的国丈享不了福。



       只是这差事交给陆正渊实在不合适,最好的人选是薛庆。



       户部管天下钱粮,陆正渊又懂什么?



       可真是这样吗?



       薛庆己经回到班位,他才明白陛下的用意。



       选用陆正渊,就是因为人生地不熟。



       他很清楚,陛下要查的不是粮仓,而是在战时,有没有侵吞粮食之事,这可比清查粮仓更为严峻!



       这涉及的太多太多。



       他是户部尚书,位高权重,不可避免的有些人情往来,而陆正渊就不同了,没有任何顾忌,可随意查办,也不用考虑得罪不得罪人,反而更有利……



       就在这一瞬间,陆正渊也想到了这一点。



       陛下不是故意而为,是有意施为,清查最大的难处就在于复杂的官场关系,而他清清白白,自不用考虑!



       他还有大宁国丈的身份,这特殊的身份就是一种保护,能给他很多便利……



       话虽如此,但也是一个难办的差事。



       想明白关节,陆正渊就坦然了很多。



       他害怕吗?



       自然是不害怕的。



       他来大宁可不是享福养老的,薛家父子就是他的榜样。



       他不怕办差,就怕陛下不让他办差。



       来吧!



       越难办越好!



       陆正渊心想着,他大声道:“君有命,臣不敢不从,亦不能不从,臣定不负陛下所期!”



       应的是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犹豫!



       外来人不知利害,还真以为是个什么好差事就随便答应。



       很多朝臣都摇头叹息,他们觉得这位梁国来的国丈有些不知所谓。



       其实很多人都对陆正渊不了解,对他的评判也多为负面,认为他是卖女求荣,叛国求利之人。



       这样的人能有什么本事?



       他们大错特错!



       陆正渊可是真正有能力的人,只是很多内情不能公开罢了。



       一众人冷笑不己。



       想指望他能查出什么,简首就是在做梦!



       “好!”



       “好!”



       关宁开口道:“那朕就等着你的奏报了。”



       “臣领旨!”



       陆正渊声高震耳。



       在此刻,薛庆内心也尽是赞赏之意。



       大宁国丈当如是。



       作为前辈,他很是欣慰,以后有人跟他分担了……



       “朕今日要宣的就是这几件事,诸位爱卿可还有何奏报?”



       说的差不多了,该结束了。



       就在这时,通政使慕容盛站了出来。



       “陛下,我朝拒绝魏梁二国求和,百姓唯恐战事未结,人心难安,而今又将清查天下粮仓,考成法之事是否赞缓推行,是不是应安抚天下官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