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274章 入应天

作品:《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崇祯再回头看了看这艘船,西方世界已经在两百年前开启大航海,哥伦布已经发现了美洲。



       欧罗巴的殖民者们已经开始了疯狂掠夺,西方世界正在积累财富,文艺复兴挣脱了教廷的束缚。



       很快,西方的工业革命就要开始了。



       世界舞台的强者已经登场。



       海船,是大明的未来。



       崇祯轻柔地抚摸着战船的护栏,道:“就叫它苍龙舰,苍龙出海,来日必将龙啸九天,宇内共尊。”



       说完,崇祯走下了战舰。



       锦衣卫走上前,手中拖着一个木匣子。



       这木匣子内当然是刘玉吉的人头。



       “陛下,已经装好。”



       崇祯一只手接过来,然后掂量了几下,随手就抛给了杨清胜:“拿去给杨总督看看,告诉他,别忘了他自己的身份!”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崇祯一边说,一边朝前面走去,待说完的时候,人已经翻身上马。



       杨清胜吓得跪在地上连忙道:“是是……”



       “施藏海,从今以后,朕将这里交给你,你放手去做便是,朕只要你完成目标,8个月之后,50艘战舰必须下到水里,否则你提头来见!”



       “臣领旨!”



       崇祯转身便离去,快马加鞭离开了清江督造船厂。



       清江督造船厂的事,



       这就完了么?



       当然没有!



       离开之前,崇祯跟骆养性说道:“安排人抽几个之前赌博的出来,把人头挂在那上面示众。”



       “是!”



       说完,这才出了清江督造船厂。



       但依然没有完。



       施藏海是一个匠人,对于人员的管理,是弱项。



       得派个人来协助他。



       派谁呢?



       还能派谁?



       当然是眼下在南京城的曹化淳!



       必须由曹化淳过来亲自盯着,以免再出幺蛾子。



       等皇帝离开后,杨清胜连忙快马加鞭飞冲到淮安的漕运总督衙门。



       没错,漕运总督衙门就在淮安。



       杨一鹏此时此刻便在淮安。



       他根本就不知道皇帝过来了,他也不知道已经发生了大事。



       等杨清胜带着刘玉吉的人头过去的时候,杨一鹏还在清点今年粮税运输的账本。



       不仅如此,杨一鹏还在准备更多的河船。



       今年比较特殊,南直隶大变,朝廷刚查抄出巨额的白银,这些都是要运输到北京去的。



       所以,杨一鹏非常忙。



       杨一鹏也算一个非常尽责的官员,而且十分懂得进退。



       要不然朝廷也不会将漕运这种重要的事情交给他。



       而且在这个几月南直隶大乱的时候,整个漕运还是正常在运转,这一点就说明,杨一鹏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官员,而且懂得审时度势。



       这也是杨清胜在他面前告发杨一鹏的时候,崇祯问他有没有证据的原因。



       砍人本身是一门艺术活。



       “杨军门,清江督造船厂所正杨清胜求见。”下面的人知道杨清胜是杨一鹏的侄儿,不敢无视,立刻来通报。



       “不见,没看本官现在正忙么?”杨一鹏很不耐烦挥了挥手,然后指着旁边的人大骂道,“全部点清楚了,一艘都不能少,把这一次运输的人手也抽调清楚,不准任何人请教,兹事体大,若是有闪失,老子把他们全部送去见阎王!”



       “是是!”



       门口的人犹豫了一下道:“杨所正说有非常紧急重要的事情,关乎到清江督造船厂。”



       “那他娘的是工部的事,关老子屁事!”



       “是!”



       传话的人出去,将杨一鹏的原话转告给了杨清胜,杨清胜听后记得团团转。



       “陛下!陛下来淮安府了!快去通报杨总督啊!快去!”杨清胜恨不得直接冲进去,但他知道自己充不进去,这里是漕运总督衙门,没有杨一鹏的命令,谁都进不去。



       “此话当真?”



       “废话!本官胆子再大,也不敢拿天子说假话!”



       那传话的人又进去了,还没有踏进里面的人就听到杨一鹏的骂声:“兔崽子!船不够,就去清江督造船厂要去!”



       “杨军门!杨军门!”



       “何时,快说!”



       “陛下……陛下来淮安府了!”



       杨一鹏微微一怔,将手中的汇报放在桌上:“你说什么?”



       “陛下来淮安府了。”



       所有人都震惊地看着门口的人,杨一鹏连忙站起来往外面狂奔,其他人都紧跟着。



       到了门口,倒是没有看见皇帝的人影,只看见狼狈不堪的杨清胜,手里还抱着个匣子。



       “大人!”



       杨清胜看到杨一鹏后,眼神闪躲。



       “陛下呢?”



       “走了。”



       “走了?”



       “嗯!”



       “陛下真的来了?”



       杨清胜将匣子递过去,杨一鹏打开一看,看见里面刘玉吉的人头后,一瞬间脸色就变了。



       不过他很快便镇定住,沉声道:“到底怎么回事?”



       杨清胜便将今日发生的事略作删减的说了一遍,例如把他自己在皇帝面前举报杨一鹏的事就直接删掉了。



       杨一鹏听完后,面色已经苍白如纸。



       “陛下人呢?”



       杨清胜摇了摇头:“不知道。”



       “张定远!”



       “属下在!”



       “你在此统筹一切大小事务,本官现在去面圣。”



       “大人,现在去何处面圣?”



       “自然是南京。”



       杨一鹏心情沉重。



       刘玉吉之死,人头都送来了,已经说明皇帝已经知道他从中作梗了。



       而皇帝来淮安,不见自己,说明皇帝是等着自己亲自去认罪的。



       崇祯四年,九月二十八日。



       应天府的晚秋如同金色的海洋一般,秋风一起,漫天的落叶,干净的秋阳在树林间打下一道道光柱。



       马儿在林间走过,踩碎枯黄的叶子,发出清脆的声音。



       穿过一片树林后,前面的景色霍然开阔起来。



       崇祯看见不少人正在田里挖东西。



       他带着人走过去,看见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满脸脏兮兮的,但是手里拿着一根木棍,正和自己的父亲一起在刨东西。



       崇祯忍不住好奇道:“这是在刨什么?”



       那男子抬起头,看见崇祯后,连忙道:“军爷,咱们在挖红薯。”



       “哦,挖红薯。”崇祯笑起来,因为他看见那个小男孩也在笑。



       小男孩的笑容很干净,纯洁无瑕,眼睛非常明亮,很治愈。



       他手里还抱着几个大红薯,好像抱着宝贝一样。



       “大哥哥,你要不要,给你一个。”



       “我也喜欢吃,不过我还要赶路,谢谢你。”



       那男子见崇祯如此客气、礼貌,心中的防备不得有松懈了不少。



       崇祯问道:“今年粮食丰收?”



       “粮食的确不少,最重要的是咱们现在有田了!”说这话的时候,男子脸上都洋溢着掩饰不住的笑容。



       “以前呢?”



       “以前啊,以前咱们就是给张老爷种田的佃户,没有自己的田,勉强不饿死,现在不同了,咱手里有8亩田!”



       那小男孩连忙抢过话来说:“听说是朝廷的……朝廷的新政,是陛下的新政,如果陛下在这里,我肯定把我的红薯给他吃。”



       崇祯大笑道:“你个小不点,还知道新政?”



       “是甲里的刘姐姐说的,她经常跟我们说。”



       “刘姐姐?”



       那男子接过话来:“听说是朝廷派过来的什么农政指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