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火车(二)

作品:《 吴年柳香

       精致奢华的銮舆,在众人的簇拥下,往城北方向而去。



       銮舆内。



       吴年与吴烈一起,面对面盘腿而坐。



       二人面前放着一张小案几,上边有干果、御膳房制作的精致糕点。



       吴烈是半大小子,俗话说得好。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刚刚他又练了武艺,消耗很大。他先抬头看了看爷爷皇帝,见对方没有反对,便一脸喜色的抓起了一块桂花糕,狼吞虎咽了起来。



       吴年笑着拿起旁边的水壶,倒了一杯热水给他。



       “慢点吃,别噎着。”



       “嗯嗯嗯。”



       吴烈吃了许多糕点、干果,又拿起水杯咕噜咕噜的喝水,小脸蛋上露出满足之色。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烈儿。你知道火车是什么东西吗?”吴年笑着伸出手来,捏了捏吴烈略肥的小脸蛋。



       “知道。那是爷爷想出来的铁马,烧煤炭的。之前,父亲带我去看过几次。”吴烈伸手摸了摸圆滚滚的小肚子,呵呵笑道。



       吴年笑着点了点头。



       大汉朝强大的不仅是国力。



       如果只是单纯的开国之君,那不过又是一个轮回罢了。



       开国的时候,国力强盛。



       要是中途有明君,就是中兴。



       要是没有明君,就是皇朝后期。然后就是民不聊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



       大汉朝厉害的是,吴年改变了风气。



       对于大地是圆的,世人还是将信将疑的多。



       但也有少部分人坚信不疑。



       高炉炼钢、玻璃、水泥的出现。让读书人不再认为这是【奇技淫巧】,国朝很重视创造发明。



       皇太子不必说。



       皇家对于皇族子弟的教育,不仅有儒学、武艺,还有科学课程。



       吴年把这个国家,引上了科技道路。



       吴年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了,问道:“爷爷考考你。你觉得火车的出现,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无敌。”



       吴烈先是楞了一下,然后便脱口而出道。



       “怎么个无敌?”吴年笑了起来,满脸鼓励的看着孙子。



       “有这样的铁马,如果边关发生战事。国家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能把军队、粮食运送到边关。这就是无敌。”



       吴烈昂首挺胸,眉飞色舞道。



       “说的对,但又不全对。”吴年笑着说道。



       他心想。这孙子果然尚武,首先关注的是军事。



       吴烈又是一愣,对又不全对?这是什么意思?他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头说道:“请爷爷指教。”



       吴年点了点头,指点孙子。



       火车的出现,远比水泥路作用大。



       烧煤炭的火车。



       与牲畜拉动的马车,无法相提并论。



       军事上的作用只是其中之一。



       还有救灾、运送大宗货物等等。



       尤其是救灾。



       无论是旱灾、水灾、还是地震,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一旦发生大灾。



       闹个不好,就会产生流民。



       就会有人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或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造成国家动乱。



       有了火车,无论天南地北。无论天涯海角,有任何灾情发生,朝廷都可以迅速反应。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火车都堪称是“国之重器。”



       就在祖孙二人说着火车的同时,队伍出了城门,来到了一座小镇。



       这座小镇,是朝廷设置的。小镇内常驻数百人,有护卫、工匠、工程师等等。



       专门为火车投入使用而服务。



       如今终于修成正果了。



       火车牵动朝廷。这一次来的。不仅是吴年,还有朝廷重臣,太子以及诸王。



       銮舆停下。



       吴年牵着吴烈的小手,一起下了銮舆。



       “陛下。”等候多时的众人,立刻对吴年躬身行礼。



       吴年摆了摆手,让他们不要多礼。然后在官员的引领下,众人一起来到了一座木头搭建而成的高台上坐下。



       没过多久,吴年就听到了呜呜呜的声音。



       刺耳难听。



       但是听到这个声音的吴年,脸上却挂满了笑容。他的目光紧盯着右前方的屋子。



       两扇大门敞开,一条铁轨向外延伸。



       过了一会儿,在浓烈的黑烟之中。一头狰狞的“铁兽”,在咔嚓咔嚓的声音中,驶出了屋子,以在吴年看来很慢的速度,沿着铁轨前进。



       火车的车厢,有十节。



       车厢内,装满了米袋。



       不过这一次是试运行,火车会绕一个大圈,回到这间屋子里。



       既然请了皇帝与朝廷重臣、诸王观看,那这一次试运行,肯定没问题。



       吴年抬起头来,看着前方分两旁跪坐的众人,笑着说道:“火车头早就造出来了。但却花了很多时间,才投入使用。真是不容易啊。”



       众人都是笑容满面,尤其是刘知行,向来稳重的他,笑的仿佛是一个孩子。



       开心。



       真开心。



       这吃煤炭的铁马,是真正的【木牛流马】啊。



       笑了一会儿后,吴年的脸色严肃了起来,对刘知行说道:“马上铺设铁轨。”



       “以都城为中心。先连接三个地方。”



       “一。都城到辽东江县。”



       “二。都城到天津。”



       “三。都城到田宁。”



       “是。”刘知行立刻拱手应了一声。



       铁路网,以都城为枢纽。



       目前铁路最关键的,还是军事方面。



       运兵、运粮。



       辽东是前线大本营。



       田宁是太行山下的一座小城。目前朝廷没有在太行山铺设铁轨的能力。就先铺设到田宁。



       针对的是河套的斯拉夫人。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朝廷都能快速运兵。



       天津是大港口。



       先把这些地方连接起来,好处巨大。



       除了铺设铁轨之外,吴年还与众人说了关于火车的很多事情。



       比如批量制造车头。



       比如培养驾驶员。



       比如沿途设置站点。



       比如建立专门维护铁路的后勤部门。



       比如对铁路沿线的百姓,宣传铁路。让他们不要在铁轨上行走。



       等等。



       从今个儿开始。整个大汉朝治下的百姓,都得习惯有火车这个东西。



       大汉朝,正式进入了“木牛流马”时代。



       吴年呵呵笑道:“火车的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让工匠们继续改进火车。”



       “另外也要加紧蒸汽船的建造。”



       “不要忘了。扶桑孤悬海外。汉地连接高句丽,海路也是重要路线。”



       “虽然寡人对这两个地方,用了很多手段,保证它们不能轻易脱离朝廷的控制。”



       “但要永远控制这两个地方,还是得加强交流。”



       “移风易俗,推广官话,汉字。”



       “增加人口流动,加强商业交流。”



       “是。”众人拱手应是。



       吴年笑着点了点头。



       今个儿高兴,吴年离开小镇回到了都城后。在皇宫内设宴,与群臣一起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