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火车

作品:《 吴年柳香

       銮舆进入了皇宫。



       吴年先在偏殿正了衣冠,然后带着吴烈,在大殿举行大朝会。



       文武百官、太子、诸王,参加了大朝会。



       在朝会上,吴年过问国事。刘知行与太子、内阁、诸部官员,对答得体。



       如今大汉朝国泰民安,国力强盛。



       当然没有什么问题。



       这一场大朝会,只是吴年回到都城之后,例行公事罢了。而带上皇孙吴烈,也只是让他在百官面前露露脸。



       现在吴年对这孙儿,其实还不太了解。



       但是这孙子,注定是三代皇帝。



       虽然大汉朝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吴年传位给吴彧,而不是更像自己的庶长子齐王。



       就是不成文的规定。

m.quanzhifashi.com

       大汉朝的皇位,只传给嫡长子。



       也就是中宫皇后生的长子。



       这个传位规则并不完美,但也是比较完美的了。



       它最大的优点,就是稳定。极大的避免了,因为皇位更替,而可能产生的内乱。



       而吴烈是太子的嫡长子。



       吴年通过这一次的大朝会,更巩固了这个规定。



       明确告诉朝臣,吴烈是三代皇。



       是事实上的【皇太孙】。



       大朝会结束之后,吴年令百官各司其职,让太子并诸王留在宫中,准备参加晚上的家宴。



       他则在太监、宫女的簇拥下,领着李玉尊前往后宫。



       乾清宫门前。



       皇后柳香率领诸妃以及幼小的皇子、皇女,迎接吴年。



       吴年松开了李玉尊的纤细小手,快步走到了柳香的面前。仔细看了看她,笑道:“香儿。哥想你了。”



       差点死在云贵,他对家人的思念,与日俱增。



       其中最牵挂的,自然是这个小童养媳。



       如今平安回到了都城,见到了这牵肠挂肚的媳妇,没什么好遮掩的。



       就是想媳妇了。



       如今柳香也年过半百了,虽然保养的很好,但也显出老态,一头秀发,也已花白。



       做了这么多年皇后,她也自付是见过大场面的。但是吴年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这样的话来。



       她猝不及防,脸蛋上露出羞红,白了一眼吴年,嗔道:“哥。”



       “哈哈。”吴年哈哈一笑,当众展开双臂,在群妃羡慕的目光中,狠狠的抱住了柳香,亲了这老妻一口。



       柳香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进去,但是心里头却是甜丝丝的。



       虽然哥离家数年,但哥还是哥,一直很疼自己。



       皇后是特殊的,但是群妃也不能忽略了。吴年唤了妃子们上前,一一说了话。



       然后,他又牵过李玉尊的小手,把她托付给了柳香。



       这位来自吐蕃的小姑娘,应该是他最后一个妃子了。



       倒不是因为身体。



       他的身体还很棒。



       但都这一大把年纪了,身边也有李玉尊这样的小姑娘,玉真公主、凯瑟琳这样的少妇。



       就没必要再祸害小姑娘了。



       随即,吴年带着群妃来到乾清宫坐下,开了一场“小朝会”,询问后宫之事。



       柳香是贤后,后宫和谐的不得了。



       吴年很满意。



       夸赞她。



       “外朝有刘知行。”



       “后宫有皇后。”



       “寡人高枕无忧也。”



       惹得柳香又白了一眼吴年,群妃都是掩嘴偷笑。



       吴年就在这乾清宫,与群妃说话。直到夜幕降临,他先洗了个澡,换了一身衣裳,与妃子、诸王、王妃、诸公主、驸马一起家宴。



       家宴在乾清宫进行,分餐制。



       吴年与柳香一起高坐在御座上,穿着大红龙袍,面前摆放着案几。



       其上是御膳房精心烹饪的美食,香味扑鼻。



       他的前方则是分左右而坐的家人。



       成婚的成双成对,没成婚的单独一座。



       吴年抬起头来,看着前方的人群,脸上露出骄傲之色。



       华夏人嘛。



       儿孙成群,是刻在骨子里的念想。



       而吴家。



       吴家数代单传。吴年这一辈,只有一个姐姐吴氏。既没有兄弟,也没有叔伯、堂兄弟。



       可以说是孤家寡人。



       经过吴年奋力耕耘。如今吴家人丁兴旺。齐王那边,已经是三代了。



       也就是吴年,有重孙子了。



       而且啊。



       吴家的子孙,虽然有不少草包,但没有一个纨绔子弟。



       皇家的风评非常好。



       这一点。



       不得不称赞一下太子。



       这位太子爷不仅在朝野威望非常高,在家里头威望也很高。



       弟弟、妹妹们见了他,都仿佛老鼠见了猫,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没办法。



       太子爷文静而有城府,喜怒不形于色。弟弟、妹妹们都怕他。



       也都知道,如果自己干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极有可能被这太子哥哥给革除爵位,软禁起来。



       总而言之。吴年很满足。江山有了,即将一统寰宇。



       后宫也有了。



       儿孙成群,最重要的还很和睦。



       不像别的皇家,鸡飞狗跳。



       真好。



       吴彧扫了一眼众人,然后端起酒杯站起,对吴年敬酒道:“父皇横扫巴蜀,得胜而回。”



       “可喜可贺。儿臣敬父皇一杯。”



       众人闻言立刻端起酒杯敬酒。



       “哈哈哈哈。”吴年收回了目光,哈哈大笑着端起酒杯,与家人们一起喝下了这杯酒。



       然后就是一边喝酒吃饭,一边聊天。



       气氛非常和谐。



       ............



       皇宫。



       乾清宫前。吴年坐在太师椅上,翘着二郎腿,左右太监、大内侍卫等环绕。



       吴烈拿着一把钢刀,在祖父面前演练刀法。



       耍的是一丝不苟。



       看得出,他沉浸其中。



       吴年时不时的点点头,很是满意。



       他回来已经半月了,对这皇孙也已经相当了解了。



       孙子虽然读书不太行,但不是文盲。就像是诸葛亮,“观其大略”。



       也就是了解一下,不喜欢钻研学问。不像太子很喜欢读书。



       他活泼好动,身强力壮,善骑射。



       而且。太子也不是放任他撒野,常带在自己身边,传授他帝王权术。



       目前年纪小,但也可以看出未来。



       可能会是“刚猛而有城府”这种性格。



       吴年非常满意,又很闲,就经常把孙子带在身边,指点孙子武艺。



       倒也不是想让孙子继承自己的武艺,驰骋沙场。



       练武阳刚,可以保持刚猛的性格。



       不久后,北条氏政在两名太监的陪伴下,来到了吴年的面前,弯腰行礼道:“陛下。火车已经准备好了。”



       “嗯。”吴年点了点头,站起来唤了吴烈一起出宫去。



       火车这玩意,早就造出来了。



       但是发明出来,与投入使用却是两件事情。



       这些年朝廷一直在完善。



       终于。



       这能在铁轨上行驶的铁马,可以投入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