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骑兵逐北,舟船征南

作品:《 吴年柳香

       帐内文武大臣,都是弯腰低头。



       其实吧。



       除了冯冲忽然死亡这件事情外,其他事情,朝廷上下都有心理准备。



       冯诩、寇崇山,到底谁该继承骑兵,做这个骑主。



       之前推举冯诩的人,也都想明白了。



       该用谁。陛下心中,应该是考虑许久了。



       不是临时做的决断。



       毕竟,老兵老了,随时都需要换上年轻人。



       雁门关大将薛平寇,总领三万户人马。为人忠勇,抵御北方斯拉夫人,有很大的功劳。



       名震塞外。



       他病死,恐怕斯拉夫人要蠢蠢欲动了。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而从前年开始,薛平寇就自称自己生病,已经难当大任,想要上还印信、兵马。



       朝廷挽留。



       现在汉军强大,雁门关是雄关。



       只要薛平寇还活着,就能震慑斯拉夫人。



       结果薛平寇就干到了死。



       人必有一死。



       这没办法。



       只是薛平寇死的不是时候,在这伐楚的当口。



       对于继承薛平寇职位,领兵的人选。朝廷有共识,是其子薛礼。



       薛礼骁勇善战,在其父生病的这些年里,掌管军中大权,没有出过纰漏。



       吴年满脸哀荣,站立许久,然后才挥手说道:“令其子千户薛礼领兵袭爵,命朝廷安排丧葬之事。”



       “刚才关于赵国公的命令。让冯诩率兵护送棺椁前往都城的命令不变。”



       “让寇崇山马上率领骑兵,北上进驻雁门关。”



       “四个万户。骑兵、步兵双全。让他们不要怕事,酌情出关与斯拉夫人鏖战。”



       “打输了,大不了退回雁门关。朝廷给他们兜底。”



       吴年说到这里,目露厉色,斩钉截铁道。



       “是。”众文武拱手应是。



       大部分人都离开了。



       帐内只剩下了值班近臣。



       吴烈抬起头来,小心翼翼的看着吴年,说道:“祖父。”



       吴年笑着抬起头,伸手摸了摸他的脑袋,说道:“我没事。虽然生离死别,很让人悲伤。”



       “但也是自然的道理,没办法的。”



       吴烈乖乖点头。



       吴年抬起头来,让太监传膳,与大孙子一起吃饭,然后出了大帐,散步消食,回来后,又看了一会儿书,这才入了内帐睡觉。



       但他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



       话虽然说的好听,但内心着实不好受。



       想的都是冯冲这老东西。



       薛平寇虽然也是功臣,但论感情,哪里比得上这个老东西。



       冯冲的棺椁,在营内停了七天。



       冯诩是个孝子,哭了七天,瘦的不成样了。吴年亲自宽慰,让他坐着马车陪着冯冲回去都城。



       让他属下百户,暂代千户之职。



       早上。



       太阳还没有出来,天地间都是水雾。



       吴年穿着素服,率领文武百官,皇孙吴烈,站在大门前,目送冯冲的棺椁,消失在了眼前。



       呜呼哀哉。



       吴年叹了一口气,挥袖转身回去大营。



       群臣随从。



       ..........



       淮安城。



       杀声震天。



       位于城中心的校场上。



       李廷元穿着厚重的甲胄,在亲兵的簇拥下,站在点兵台上,操练本部兵马。



       有三千余人,都是军中精兵。



       看了一会儿后,李廷元的脸上露出满意之色。



       这就是证据。



       我章武皇帝圣明,粮草饷银充足。



       只要战兵们吃饱饭,有银子花。



       只要武将们不是草包,不怕死,就是强军。



       我们一定能守住江淮防线。



       保住楚国。



       “哒哒哒。”



       急促的马蹄声响起。过了不久,一匹快马停在了点兵台旁边,马上的骑士翻身下马,快步走上了点兵台,单膝下跪,神色兴奋的禀报道:“报将军。”



       “探子来报。”



       “汉大将冯冲、薛平寇死了。冯冲的骑兵,去了北方。可能是援助雁门关。”



       正热血沸腾的李廷元目中精芒闪烁,霍然转头,问道:“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



       骑士昂起头来,斩钉截铁的回答道。



       “哈哈哈哈哈。”李廷元先是沉默,然后放声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快意、信心。



       好。



       好的很啊。



       老天爷啊。



       您终于让吴年走下坡路了。



       终于,终于扭转局势了。



       其实冯冲、薛平寇的死亡,对汉军的影响不大。



       但天可怜见。



       楚与汉战,全他妈是坏消息。



       现在。



       在这个汉军大举南下,旌旗遍野,人声马嘶仿佛黑云压城一样的节骨眼。



       汉丧大将冯冲,死雁门关守将薛平寇。



       外了说。



       汉边疆可能燃起战火。大大牵制了汉朝的精力,让楚国有了喘息之机。



       眼前。



       则是冯冲的骑兵,回去了北方。



       汉军的兵力,直接少了万户。



       这是难得的好消息。



       而且极有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要知道。



       汉军的大将,有七八成都是老将。都是跟随吴年在关外起兵,从龙入关的老臣。



       下一个是谁?



       王贵?张声?



       铁牛?龙且?



       或者干脆是吴年?



       要是全死了,那就痛快了。



       来一场瘟疫,收走这帮老贼的命。



       那。



       那他李廷元,特码的敢出兵讨伐汉军,传檄中原,号召豪杰,阻击汉军,灭汉庭。



       局势在改变,在一点点的改变。



       老天已经抛弃了汉贼。



       而眷顾大楚了。



       哈哈哈哈哈。



       李廷元在狂笑,笑了足足一刻钟,笑的声音都沙哑了。以至于正在操练的战兵都惊呆了,茫然的看着李廷元。



       只有四周跟着一起听见了的亲兵,一起笑。



       笑。



       笑。



       大笑。



       李廷元笑够了,脸都抽筋了,声音沙哑的对身旁一名亲兵道:“把消息传给全军。”



       “召集将军们。设宴。大吃庆祝。”



       “是。”



       亲兵红光满面的应声,转身下去了。



       “派人去江淮重城,向所有江淮防线的主将,传递这个消息。大伙都高兴,大伙都提振士气。”



       “让师爷写折子,送去南京。让天子与大楚臣民都高兴,高兴。”



       “局势改变了。”



       “天命回来了。”



       这还不完。李廷元连续下达了命令。



       “是。”



       又有两名亲兵应声,转身下去了。



       先知道这个消息的是眼前三千兵马,欢呼声响彻校场。



       李廷元昂首挺胸,红光满面的带着亲兵下了点兵台,回去将军衙门。



       痛快喝酒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