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60章 秦天创法,始皇求仙!

作品:《 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隐宫,乃是赵高之梦魇一般的所在。



       他少时生活优渥,好读书,又为公族之后,本该有大好前程。



       结果却被关进隐宫二十年!



       还是他父亲赵衰为始皇帝试药,才用自己的命将他换了出来。



       然而出来又如何?



       他已经身体残缺!



       赵高目光灼灼地看着胡亥:“始皇帝偏执。他若信一人,便信之到骨子里,纵使天下人反对,他亦独往!”



       “若是不信,天下皆称之,他亦弃之如敝履!”



       “便如扶苏,天下皆言他仁孝,然而始皇帝不信!”



       “又如尔胡亥,天下人皆言尔不肖,然始皇帝却认为,不肖亦肖!”



       “因他少时,亦是不肖!尔不肖,自然肖始皇帝!”

m.quanzhifashi.com

       胡亥目瞪口呆。



       他自己一直都不知道始皇帝这么多儿子,为什么偏偏会看重自己。



       扶苏不用说,扶苏之贤,天下皆传。



       偏偏自己……



       老实说,就连血脉纯正这点都算不上。



       胡亥的母亲乃是羌人,这便是胡亥之所以叫胡亥的原因。



       而扶苏之母乃是楚王女,是始皇帝名正言顺的王后。只不过因为始皇帝与楚国的私仇,导致扶苏因为自己的血统尴尬而已。



       然而,始皇帝却更亲近自己,而不喜欢扶苏。



       今天终于从赵高口中得到原因,这个原因着实让胡亥意外。



       竟然是因为自己又蠢又坏!



       而始皇帝小时候同样又蠢又坏,所以觉得自己很像他,或许未来同样是一位雄才伟略的皇帝!



       “神仙事同样如此。他此时依然认定神仙方士之属,乃乱天下之源!纵使是灵蛟就在他眼前,他亦会称之为妖邪!”



       “今始皇帝已偏执,不信神仙。而扶苏言神仙事,必为始皇帝所恶!”



       “扶苏必被贬为庶人,蒙恬必下狱!”



       “卫尉羯需守卫行宫,接下来,尔必将领军,去往琅琊台斩杀妖邪!”



       “若斩之,尔,便为始皇帝二世!”



       ……



       当扶苏与蒙恬被关进廷尉临时监牢之时,琅琊行宫内,始皇帝整端坐案前,扶额沉思。



       他的面前摆放着三物。



       一为巨石石碑,立于前方一仗处,其上五个大字触目惊心,让始皇帝的脸色铁青一片。



       二为案上一本书籍,但未曾翻页,静静躺在那里。



       三为一捧药渣,零零散散几粒,仿佛微风一吹就会刮跑。



       始皇帝已看此三物良久,但不曾动过,并屏退了所有人,此刻不知在想些什么。



       呼——



       恰在这时,一道清风拂过。



       但四周窗户紧闭,哪里来的风?



       始皇帝若有诧异,便见那卷‘天书’,突然被风吹得翻动一页,露出了其中那晦涩的字迹。



       “此书,吾倒要看看,有何资格称之为天书!”



       始皇并未多想,冷哼一声,随手捧起了书卷。



       却未曾察觉到,肉眼难及的虚空中,有一缕天地之炁波动微微闪过,似乎是感应到了什么,缓缓飘向东边而去。



       ……



       彼时,琅琊行宫之东方。



       恰是东海所在方向。



       大洋深处,一座苍翠的小岛上。



       嶙峋的山石矗立在海面上,因为亿万年海水之冲刷,山石侧面已经变得光滑如镜,有淡淡莹白色,自光润之石皮下透出。



       这是一块天然玉山,说是玉,当然不是后世和田玉那等模样,这年头将美石皆称为玉。



       实际上,这只是一块石英石,只是它太大,长近有百丈,宽亦有十余丈,高也有近三十丈。



       此时石山顶上,正有一人负手而立。



       正是秦天。



       这么一座在海面上突兀耸立的石山,若是为琅琊人看到,必以为是仙山。



       而类似的石山在附近的海面上并不少,因为此处乃是所谓龙脉所在地。



       华夏共有五条龙脉,三阳二阴。



       二阴者,乃是黄河长江两条大江,此为华夏文明两大发源地。



       而三阳,乃是万山之祖的昆仑山祖龙龙脉,南龙龙脉,以及中龙龙脉,也被称为震龙发脉。



       此处便是震龙发脉所在地。龙脉有穴眼,穴眼处灵气聚集,乃是修行者最爱之所在,称风水宝地。



       秦天此时所立之处,便是一个所谓的风水宝地。



       “不愧是风水宝地,水气果然充沛,远非别处可比。”



       仔细感受海风中那一抹清新湿润气息,秦天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便于此处修行创法吧。”他突然大袖一挥,一个小巧玲珑的炼丹炉从袖中飞出,正是炼天鼎。



       炼天鼎在空中急速变大,转瞬之间,已经足足有三丈高。



       “嗡”地一声清鸣,炼天鼎稳稳地落在山石上,秦天的身影陡然模糊起来,海风拂过,宛如雾气一般,消失不见。



       下一刻,秦天已经到了炼天鼎中。四周一片空旷飘渺,似有山川河流,亦有日月星辰,然而仔细观之,又如同镜花水月,不可捉摸。



       只能看到有无尽雾气弥漫其中,便如混沌一般。



       然而与上次不同的是,此时雾气中似乎带着一丝丝青色之意,天地间弥漫着一股勃勃的生机。



       此便是五行之木气。后世之道家有五气朝元之说,五气便是五行。



       天地初生时,一片混沌。混沌便是氤氲之气。而后氤氲化阴阳,阴阳化五气。



       氤氲乃是天地万物之始,而五行之气,则是万物本源。



       若是把天地视为一座房子,五行便是组成这座房子的最基础材料,房子的墙壁,家具等所有物件,皆是五行相生相克,互相组合而成。



       而若是把天地视作一个时刻在运转的阵法,五行便是组成这个阵法的五个最基础的符文。每个符文,都有它自己的独特作用。



       比如木气,便是代表生发!



       生长,发扬!



       这便是秦天能够以道音点化白蛇的原因。



       蛇长千年,便可化蛟。秦天以木之气生之,再以道音感之,小小白蛇,转瞬之间就变成了蛟。



       木之气的作用便在于此,若是秦天去做一个医生,完全可以生死人肉白骨。



       便是断肢重生,亦不在话下。



       当然若是人都已经死硬了,那便没办法了。



       毕竟赋予生命,乃是天道所司,至少目前的秦天,无法触及。



       此亦是秦天离开云梦山的原因。



       他花了数年时间,收集各种草木之属,又号令万灵衔药,终于得以以木气之生发入道。



       此时所谓草木之灵药对他已然无用,因为他无论要什么草木灵药,哪怕是万载难逢之异种,亦能够利用自己对生发的理解,以木气化出来。



       所谓天地大药,亦不是这些灵药之属。



       而是对天地的感悟!



       而接下来他要感悟的,乃是五行之水气。



       水为滋润,为孕养,为势。



       滋润,孕养,都好解释。这个势字,作何解释?



       秦天心头微动,下一刻,炼天鼎中一片波动,犹如水波荡漾一般,那些山川树木等虚影,皆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碧波荡漾的大洋。



       同时,炼天鼎中的雾气也开始翻涌,原本微微有一丝青色的雾气开始剧烈波动,开始有一丝其他颜色混杂其中。



       这便是大洋深处的水气,炼天鼎以天地入药,先前以草木之精化木气,现在以大洋之水化水气。若是五气皆炼之为大药,再佐以功德,则超凡入圣!



       若是有人此时站在山石上,就会看到,山石上有一个大鼎,此时正疯狂吞噬大洋中的水汽,山石上竟出现了一个由水气组成的漩涡。



       有淡淡青气萦绕于山石周围,却不逸散,此为大鼎炼化水气所生之木气。



       便如秦天在云梦山炼气时,有万灵衔药而闻道一般,此时山石之下,亦汇聚了不少鱼群。



       有大鱼高高跃起,试图去触碰吸纳那些淡淡的清气。



       然而山石甚高,足足有三十余丈。而清气萦绕于山石周围,虽然低处距离海面要近得多,亦有十余丈。



       如许高度,显然是很多鱼根本无法达到的。



       只见无数大小鱼类跃起,试图跃入那片清气中,然后无功而返,狠狠自空中拍落海面,溅起或大或小的水花。



       而运气不好的更是直接撞到山石上,砸得鳞片乱飞,血花四溅。



       然而群鱼依然前赴后继,水花冲天而起。



       一时之间,只见海波震动,无数大鱼跃于海!



       鼎外,大鱼跃于海。



       而鼎内,秦天盘膝坐在虚空中,身下,便是一片一望无垠的大洋。



       大洋此时一片宁静,有轻风徐来,大洋上波光粼粼。



       风渐起,有浪花开始翻涌,有淡淡雾气自海中出。



       风急,浪翻,而云涌!



       海面之上,狂风呼啸,有巨浪滔天,有黑云压顶。



       “轰隆”一声霹雳炸响,电蛇蜿蜒,有雷自九天而落,击在大洋上,激起巨大水花。



       雨水滂沱,宛如银河落下,中间夹杂无数晶莹冰雹,打得洋面支离破碎。



       俄而风停,太阳重出洋面之上,云淡风轻,大洋如镜。



       而后又有清风徐来,波光乃起。



       须臾之间,数次晴雨。



       咄嗟之内,几度寒暑。



       忽然之间,云消雨歇。秦天突然长身而起,他静静地站在虚空中,眉头微动。



       下一刻,他的身影陡然重新出现在了山石之上,看着眼前似乎要将天地一并吞噬的炼天鼎,秦天面沉如水,手指轻动,打出一道法诀。



       “噼啪”之声骤起,只见水气组成的漩涡上,突然有一抹晶莹剔透的白色出现。



       白色瞬间蔓延,山石之上,转瞬间就出现了一个冰冻的漩涡。



       大袖一挥,“哗啦”一声,冰层破碎,冰雾漫天飞舞。



       而秦天依旧负手而立,他眼中闪过一丝精芒,又有几分喜悦。



       “原来如此。”他淡淡地开口。



       方才他手指轻轻一动,便将海面上的雾气化作冰晶。此举看起来极为寻常,甚至不如他在云梦山引雾化冰龙来得神异。



       然而,秦天却知,两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当日在云梦山引雾为冰龙,乃是雕虫小术,是秦天利用自身道行,所玩弄的一个小把戏。



       而今日随手将水气化冰云,乃是法!



       此便是秦天观白蛟行云有所悟,又于海上观云所创之法。



       曰,混元一气决!



       “今日创法,吾定要研悟大神通,呼风唤雨,撒豆成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