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61章 大秦vs灵蛟!

作品:《 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水,为天下至柔之物。



       然而,亦是天下至刚。



       所谓水滴石穿,便是此意。



       而从五行的角度来看,木之气代表生,为生发之力。



       而水之气,则代表势!



       水无常形。能破万物,亦能化万物。



       一颗种子若是种在土里,过千百年去看它,它很可能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



       而水不同。一幽清潭,隐于深山无人所至之地,纵使是过万年,只要潭还在,便还是那一幽清潭。



       这便是水,它自身不会有变化,要变化,就需要借势!



       便如水滴石穿,就需要借着高处落下之势。



       也正是因为水为天下至柔,使得其能将势发挥到最大。

m.quanzhifashi.com

       一颗种子如果砸在石头上,十有八九就直接砸碎了。就算不碎,它也没机会砸第二次。



       然而一滴水砸在石头上,虽然破碎,但是很快它就会化成水雾升上天空,重新变成一滴水落下。



       此外,水能孕育万物,亦能灭杀万物!



       琅琊县初夏一场豪雨可活人无数,然如在寒冬之时一场暴雪,亦能杀人无数。



       此并非水之力,而是天地之势。



       天地之势,自然就是天地之力!



       故水之势,即为勾动天地之力,借而用之!



       利用五行之水气特性,从中领悟出借用天地之力的方法,而不是直接用自身道行,强行去调动天地之力,便是混元一气决!



       混元一气者,混沌也,包罗万象,孕化万法。



       说它是炼丹之法亦可,行符布阵亦可,道诀亦可!



       一切,皆在混元一气之中!



       只不过,混元一气诀虽然草创,却有诸多变化不明,尚需仔细推敲。



       秦天大袖一挥,一道青气瞬间涌入炼天鼎,此为木之气,所谓木生火。



       俄而有火自炼天鼎底部熊熊而起,秦天面对炼天鼎,席地而坐。



       他现在已经是炼精化气二重境界,再突破一重,便可抵第三重天,届时距离下一个大境界就极近了。



       而下一个大境界‘炼气化神’,为陆地神仙之境!



       而要想突破到第三层,尚需海量水气为药。



       所幸此处为东海,水气几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只是自凡水中炼化五行之水气,需要时间。



       不过眼下时间多得是,便于此处,一边炼化水气,一边继续推敲混元一气诀吧!



       ……



       数日时间飞速过去。



       秦天于东海大洋之上,安心推敲混元一气诀,一边以炼天鼎炼化东海水气,以求尽早成为陆地神仙。



       到了此境界,才是真正的超脱凡俗,立地成仙,可称为天人。



       而琅琊县,此时却风云激荡。



       连日以来,一直都有四方百姓偕老扶幼而来,至琅琊台下虔诚以拜。



       他们都是邻近县之民,此次旱情并不仅仅只在琅琊县,还包括整个琅琊郡,乃至小半个北地。



       只不过,琅琊县乃是其中土地最贫瘠,因此受到影响也最严重的县而已。



       而眼下琅琊县得灵蛟布雨,豪雨连下三天乃止,旱情立解不说,沂水亦为止暴涨,下游诸郡都得以喘息。



       唯独不其等县,很尴尬,在琅琊县上游。偏偏雨水以蒙山沂水为界,琅琊县大雨倾盆,不其等县艳阳高照,滴雨不下。



       不其等数县无海水侵蚀之忧,故可大量打井。若是往常,依靠水井,终究还能够熬过去,只不过会饿得人不人鬼不鬼而已。



       然此时琅琊县居然出了神仙灵蛟,又如何忍得住?



       尽管卫尉羯封锁了蒙山,又卡住了白泥渡渡口,然而乡民世代居此,总能找到各种不为人知的小道偷偷渡河而来,至琅琊台下求雨,顺便一睹灵蛟风采。



       琅琊台下,亦时时有数百人虔诚堆土起火,大礼而拜,导致整座台都笼罩在烟雾之中。



       然而今日,琅琊台却陡然为之一清。



       再没有土堆,也没有香火,更没有虔诚以拜的乡民。



       取而代之的,乃是五千军卒!



       五千军卒皆刀枪明亮,一个个身穿铁甲,数千名甲士静静地站在琅琊台下,肃杀之气直冲斗牛。



       此是卫尉军,天下第一强军!



       说是天下第一强军,并不过分。这年头由于金属冶炼加工技术有限,甲士极少,更别说全铁铠或者全青铜铠了。



       毕竟这年头整个大秦的锻铁数量总共都不到一百吨,连为秦兵换装铁制兵器都做不到,更别提为兵卒打造铁甲了。



       按照秦律,国朝并不为勇士配铁甲,仅仅只装备弩,兵戈,以及一身皮甲,此为秦军制式装备。



       唯有都尉以上,才会有大秦工匠为其量身定制铁甲。



       而普通秦卒若是想要铁甲,只能在战场上杀敌后缴获敌军的兵甲,而后请军中工匠锻造。



       故铁甲亦是军卒之功勋,一位军卒身上的铁甲,乃是百战得来!



       纵使是蒙恬于北方戍守的长城军,久经战阵,能够凑齐全身铁甲者,亦不过五一之数。



       五名军卒里,才有一名全身铁甲者。三十万长城军,甲士仅有六万,其中大部分还是步卒,骑兵的铠甲更重更厚,还需要打制马铠,更难凑齐。



       这样的配置,就已经让匈奴望风披靡,闻风丧胆了。



       而卫尉军,却是全员甲士!



       卫尉军为始皇帝之亲军,军中将士皆是自天下秦军中抽调,尽是悍勇之徒,身经百战之卒。



       如果只是这样倒还罢了,卫尉军乃是行魏武卒之法!



       昔日魏国有名将曰吴起,召魏地壮勇之士,练魏武卒,选拔极其森严。



       所谓“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



       这是一帮身上能披上三重甲,手执长戟,腰悬铁利剑,后负犀面大橹,50弩矢和强弩,同时携带三天军粮,总负重达到一石,还能在半日间行军一百里的无敌猛士。



       吴起用自己训练出来的五万魏武卒,于阴晋之战中,对上了五十万秦国骄兵悍将,一场悬殊大战,悍勇著称的秦兵被一鼓而下,一触即溃。



       秦国亦自此陷入低潮,朝中上下皆闻魏色变。



       而魏武卒亦在吴起的指挥下,纵横天下,创下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余者不胜不败的恐怖战绩。



       只可惜江山代有才人出,魏武卒纵横天下百年,终于遇到了古往今来天下第一名将,杀神,人屠将军,白起!



       白起出手,自然不同凡响,一战定韩魏联军,擒二十四万,皆斩!



       自此魏武卒在魏地成绝响,然而大秦一朝雪百年之耻,却并不曾轻天下英雄,反而是立刻把魏武卒的一切照搬至秦军之中,成卫尉军!



       此为天下第一强军,原本统领它的人,亦该是大秦勇士,纵使不是蒙恬这等悍将,至少也得是羯这等忠犬。



       然而,此时此刻,站在五千卫尉军面前的,却是一身铁甲的胡亥!



       此行,便是为斩蛟而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