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283章 读死书,死读书,只为了科举?!

作品:《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朱元璋当了皇帝第一件劳师动众的事,不是修宫殿,也不是修陵寝,更不是修祠堂。



       而是根据祖宗的礼法,重新规划了穿衣标准。



       甚至为此把所有大儒叫来了应天,一群人下了苦功夫,才弄出了四本书出来。



       《大明集礼》,《洪武礼制》,《礼仪定制》,《大明礼制》



       因为没当过皇帝,所以才力求完美,亲自参加了一切细节的定制,也为了根除蒙元时期留下的糟粕。



       汉人就该有汉人的样子。



       恢复旧制,束发戴冠,才是中原人应有的面貌。



       可朱元璋却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煞费苦心的安排布置,竟然又苦了老百姓?



       更是惹来了林澈强烈不满。



       早知道如此的话,他何必费劲?



       干脆撒手不管多好啊,省时省力还乐得清闲。

m.quanzhifashi.com

       这招谁惹谁了?



       一旁,徐达眉头拧成了一团麻花,不知道该如何往下接话。



       只能默默祈祷,隔壁少说两句。



       哪有整天跟皇帝过不去的臣子啊?



       差不多就行了!



       然而隔壁说的下一句话,却让他彻底绝望了。



       “竟还有这事儿?”



       朱樉一双牛眼瞪得溜圆,额头的血管都开始跳了,嚷嚷道:



       “老头子发神经了?”



       “当年自己吃的苦,如今还让老百姓吃一遍?”



       “被地主当牲口奴役的日子忘了?”



       “哪有这样啊!”



       见到朱樉百无禁忌的样子,当哥的脸都吓白了。



       晋王、燕王赶忙上前去捂嘴,硬生生把弟弟摁住了,生怕他在冒出大不敬的话。



       太子则是沉着脸,肺子都快气炸了,藏在袖袍你的手止不住的打颤。



       若非碍于林澈的面子,估计朱樉已经嘴巴抽上了。



       “放肆。”



       “你要干什么?”



       “你想造反啊?”



       “是不是以为父皇没到场,便无人再能约束伱了?”



       “松开他。”



       “接着说,孤听着。”



       听闻大哥自称变成了‘孤’,朱樉立马安分起来了,任凭老三老四的钳制,不敢再挣扎搞事了。



       虽然大哥的脾气温婉,但并不代表没脾气。



       倘若真把大哥给惹恼了,下场只能用恐怖来形容。



       “不是…大哥…”



       朱樉支支吾吾的。



       朱标剑眉一横,顿感血压急速飙升:



       “记住你的身份。”



       “你是大名的皇子,你是大名的秦王。”



       “不是街边的地痞流氓。”



       “林先生教了你那么久,你到底学会了什么!”



       面对太子爷的怒火,众兄弟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喘一声,唯恐殃及池鱼引火上身。



       反观,林澈却是淡定自若,静心品茗,根本没有出手干预的念头。



       朱老二这货的确欠收拾,如今有太子从旁约束管教,他只觉得一身轻松神清气爽。



       “太子殿下息怒。”



       “臣弟知错了。”



       朱樉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了,方才的嚣张跋扈早已不见踪影。



       见状。



       太子爷张了张嘴,欲言又止,不忍心再骂下去了,转而面朝林澈作揖:



       “平时疏于管教,让林先生见笑了。”



       “学生代愚弟,给林先生赔礼。”



       “望先生莫怪。”



       说罢。



       众兄弟心有灵犀,相继上前效仿行礼。



       敬意满满,不敢怠慢。



       对于皇子们的毕恭毕敬,林澈无所谓的摆摆手,示意他们可以坐回去。



       等众人重新落座。



       林澈这才望向一脸郁闷的朱樉,不紧不慢道:



       “告诉你多少遍了,以后多长点脑子,别总是脑子一热冲动妄为。”



       “这方面,你老子做的欠妥当,但也没你说的那般不堪。”



       “毕竟人的认知有限,做不出认知以外的事,这不能全怪他。”



       “更何况,在大明立朝之初,首先剔除异族文化,大方向没错,长远的眼光也有。”



       “出发点是好的,无非缺少认知,听信了儒腐的那套东西。”



       “情有可原。”



       “你懂我的意思吗?”



       正在隔壁偷听的朱元璋的血压见了下来不少,但还是有些气不打一处来。



       “还是了林先生说了句公道话。”



       “这事能赖咱吗?”



       “咱不也是第一次当皇帝?”



       “哪知道乱七八糟的礼仪。”



       “但是不认识林先生,咱不去请教儒生,咱还能找谁帮忙?”



       “老二这个小王八蛋,咱非得扒了他的皮。”



       “只要稍有点机会,就不忘编排他老子。”



       听闻朱元璋的低声怒骂,徐达有些哭笑不得,谁家摊上朱老二这么个儿子,那真是享大福。



       这还是有林先生带着。



       如若不然的话。



       呵呵。



       再说回另一边。



       朱樉极不情愿的喔了一声,不敢再说废话造次了,认真提问道:



       “所以,把老头…咳咳——父皇定制的那些不必要的规则取消了就行?”



       “讲道理,冬天不许百姓戴暖耳,属实有点过分了。”



       “天寒地冻的,耳朵都没了。”



       林澈无奈叹了口气,却也拿对方没辙了:



       “不仅如此,还得进行全方位的搜身,去掉所有繁杂的规章制度。”



       “化繁为简,以简驭繁。”



       顿了顿,林澈继续道:



       “比如,穿什么颜色的服饰,禁止穿黄色就行了,其他的东西一概不留。”



       “只有适当的放权出去,百姓才能活的像一个人,否则永远是被圈禁的牲口。”



       “这方面能改的东西很多,等你们回去仔细研究一下,我不赘叙了。”



       “回头再将其余全新的户籍制度,一起颁布下去,可以收拢人心,也算是为之前的失误赎罪了。”



       朱标目光如注,眼神坚毅,郑重的点点头。



       “还有,老生常谈的教育问题。”



       林澈淡淡呷了口茶,又道:



       “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也要放出去。”



       “大人们不在乎自己,但十分关心孩子,天下哪个当爹娘的,不是望子成龙?”



       “可,一旦要是成为了农奴,便被剥夺了读书的权利。”



       “久而久之,必成大患,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发展,孩子才是国家的未来。”



       “再长寿能活多久?”



       “早晚新人换旧人。”



       “倘若知识始终被门阀士绅掌握着,这个国家也就没有希望了,最终还得陷入轮回…”



       说着,林澈补充道:



       “当然了,我这里提到的读书学习,并非像之前宋朝那样…”



       “读死书,死读书,只为了科举,鸡犬升天。”



       “而是因材施教,针对性的学习。”



       “至于,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该死的理念短期内搞不定,最少得几代人的努力才行。”



       “这一点尤为关键,不然就走了两宋的老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