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174章 异常

作品:《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疫病?



       陈景恪心中一惊,连忙找到朱元璋询问情况。



       朱元璋倒是挺平静的,并没有表现的很着急:



       “天下这么大,每年都会在局部地区发生几次疫病,影响基本都不大。”



       “如此大规模的征用民夫,更是容易发生疫病。”



       “历朝历代不愿意大规模征用徭役,除了浪费民力,影响农业生产。”



       “还有个原因,就是容易发生疫病。”



       “得益于你编写的《防疫手册》,这次还算是好的,快半年了才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疫病。”



       “要搁往常,少说也要爆发上两三次了。”



       陈景恪不禁咋舌,心中更是沉重,说道:



       “一般爆发的都是哪种疫病?”

m.quanzhifashi.com

       朱元璋说道:“最常见的就是伤寒、痢疾等病,每年都会在不同的地方爆发几次。”



       “这次爆发的就是伤寒。”



       “据李祺和白英的奏报,这次伤寒是降雨引起的。”



       伤寒的种类很多,流感也可以算作其中的一部分,确实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



       以至于很多人都忽略了,这玩意儿具有极强的传染性。



       前世医术发达,大家并不是很在意这种病。



       但在古代,医术落后又缺医少药,流感就是瘟疫。



       不过……感谢张仲景,攻克了大部分的伤寒病症。



       又经过后世医家高人增补,基本上常见的伤寒症都被攻克了。



       “每个地方的衙门,都要准备一批治疗伤寒的药物。”



       “如果爆发了伤寒,可以直接用库存的药物,及时控制。”



       “就算控制不住,也能为朝廷争取到调拨药物的时间。”



       “黄河改道征用了那么多的役夫,朝廷早就做了相关准备。”



       “洛阳那边也准备了大量药材,随时可以支援过去,所以你不用担心。”



       听完朱元璋的介绍,陈景恪放心了许多。



       同时也为先辈感到佩服。



       真的是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非常完整的,行政管理体系。



       这不禁让他想起了,前世听过的一个故事。



       刚建国的时候,我国派出了一批专家,去国外学习他们的行政管理技术。



       结果人家一听咱们的来意,也很诧异。



       我们也是研究你们中国的行政管理体系,才建立的现在这套体系。



       伱们放着自家的经验不学,跑来学我们的干啥?



       一开始咱们这边的学者还不信,研究了一番之后才发现,还真就是如此。



       然后大家才醒悟过来。



       要论行政管理经验,自然是传承久远,又有大一统背景的国家,更加的完善啊。



       当然,并不是否认别人的先进之处。



       西方确实后来者居上,超过了我们。



       但咱们也不用妄自菲薄,有些老祖宗留下来的经验,是真的非常实用的。



       比如处理央地矛盾,所有的大国里面,中国是这方面做的最好的。



       这就是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不过话虽如此,面对疫病陈景恪又岂能不担心。



       因为前世的某些经历,他对这两个字非常敏感。



       思前想后,最终做出一个决定:



       “陛下,我想去一趟河南。”



       朱元璋眉头微皱,说道:“你不相信那些郎中的医术吗?”



       陈景恪摇摇头道:“伤寒的治疗之法已经很成熟,只要药物足够,并不难控制。”



       “我只是想亲眼看看,修黄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朱元璋点点头,想了一下说道:



       “去看看也好。”



       陈景恪并不是突发奇想,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现在朝廷又是建新都,又是修黄河,又是军改政改,一两年内是没办法再搞什么大动作了。



       算学班已经组建好,基础形学也传授完成,剩下的大家可以按照教程慢慢研究。



       所以,他留在应天暂时也没什么意义,还不如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更加深入的了解大明的社会情况,有助于后续的改革。



       免得到时候好心弄出恶法。



       朱元璋估计也是出于差不多的想法,同意了他的提议。



       就在陈景恪收拾行李,准备出发的时候,朱雄英不愿意了。



       “不行,我也要出宫去看看。”



       陈景恪并没有当回事儿,随口道:



       “这事儿你和我说没用啊,和你皇爷爷说去啊。”



       然后朱雄英就跑去找了朱元璋。



       朱元璋自然不同意,太子不在,你这个太孙哪都别想去。



       而且那里还是疫区,你更不能轻易涉险。



       虽说只是伤寒,问题不大,但也要以防万一。



       不甘心的朱雄英又去找马皇后,结果也是一样,哪都别想去。



       真想去也行,写信把你爹叫回来。



       你爹回来坐镇,你爱去哪就去哪。



       朱雄英这才认命。



       陈景恪这次出行,前来送行的人就多了。



       朱雄英、朱椿、朱桂几人就不说了。



       徐允恭、杜同礼、邱广安、程一民等人全都出现了。



       就连蓝玉都派了管家前来送行。



       本来应该派儿子过来才合适,可惜他没有儿子,只能让管家过来。



       福清公主自然是不方便抛头露面的,不过在宫里她就已经过来送过了。



       还给了他一个平安符,说是亲自去求的。



       陈景恪自然很高兴,深感找个贤惠的媳妇还是很好的。



       乘船一路到达开封,下船后骑马前往疫区。



       他还专门走洪区看了一下,一眼望不到边的泽国。



       道路、农田、村庄都不见踪迹。



       还好,之前为了防止新河道决堤,将这一带的居民迁走了。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一路泥泞,半路上还下了一场暴雨,陈景恪颇为狼狈的来到疫区,在这里见到了李祺。



       对于李祺出现在这里,陈景恪并不奇怪。



       作为黄河改道行政方面负责人,他要是不在最危险的第一线,估计老朱第一个暴怒。



       反倒是李祺,对这个准连襟的到来,很是惊讶。



       “陈伴读,你怎么来了?”



       陈景恪自然不能说实话,只是道:“陛下关心疫病情况,命我前来查看。”



       李祺并没有怀疑,因为这完全符合朱元璋的性格:



       “累陛下担忧,是我的责任啊。”



       陈景恪宽慰道:“陛下知李都尉用心任事,很是欣慰。”



       “疫病乃天灾引起,非人力所能挡也。”



       “你们处置及时,没有让疫病扩大,已经是大功一件了。”



       两人又客套了几句,陈景恪就问道:



       “现在疫病情况如何了?有多少人感染?”



       李祺不假思索的道:“现在共有九千四百余人患病,全部被集中安置在一里外的一处无人村庄。”



       这充分体现出,他对这里的情况掌握是多么娴熟。



       但陈景恪的眉头却皱了起来:“怎么又多出三千多?你们不是在奏疏里说已经控制住疫情了吗?”



       李祺羞愧的道:“我们第一时间就将患病的人隔离,又等了两天,确定没有新的病人出现,才写的奏疏。”



       “只是不知道为何,之后每天都会出现一些患病的人。”



       “哪怕我们及时将所有病人都转移,甚至和病人有近距离接触的,也单独隔离。”



       “还是会有新的病人陆续出现。”



       “前天这里的病人都过万了,有一千多康复离开……”



       陈景恪眉头皱的更紧,道:“你们是怎么做的防疫?”



       李祺说道:“严格按照你的防疫手册去做的,水烧开了才能喝。”



       “吃东西前要洗手,住的地方定期打扫,撒石灰粉……”



       “洗澡这个有点难,不过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水,现在又是夏天。”



       “我们也保证五六天让大家洗一次澡……”



       “伤寒爆发后,我们也及时切断了病气的传染途径……”



       “之前就爆发过几次小疫病,包括痢疾之类的都出现过。”



       “我们按照你的方法,都及时控制住了。”



       “这次不知道为何,一直持续不断有人感染。”



       李祺应该也是有些着急了,说话都有些颠三倒四。



       陈景恪听他讲述,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就当前的条件,他自己来做,最多也不过如此。



       可为何还会持续不断的有人患病?



       病毒潜伏期比较长?



       那也不应该是这种情况。



       几万人吃住在一起,真要有这种潜伏期长的病毒,早就全员感染了。



       想不通。



       只能说道:“先带我去役夫住的地方看看吧。”



       早就头疼不已的李祺,立即就带着他往住宿区而去。



       其实所谓的住宿区,就在黄河边上。



       站在住宿区,能看到在河道里工作的役夫。



       李祺介绍道:“现在是夏天,晚上随便找个地方一趟就能睡,大家几乎都是吃住在河堤上……”



       “不过为了防疫,我们依然为大家修了临时住所。”



       所谓的临时住所,就是一排排的草棚,只能遮雨无法挡风



       不过现在是夏天,挡不挡风都无所谓。



       睡的床更简单,木板直接铺在地上。



       木板上摆着一张张破破烂烂的被褥,很多就是铺了一卷草席。



       这东西在前世丢在路边都没人看一眼,在这里都是宝贝。



       看的陈景恪心中发酸。



       不过整体来说,确实还算干净。



       至少没有随处可见的‘地雷’。



       床铺下面撒的有一层白色粉末,很明显就是石灰。



       但很快他就发现,针尖大小的跳蚤,成群结队的出没。



       他下意识觉得浑身一阵痒痒。



       又掀动了一下木板,果然在几块木板的缝隙里,发现了一些床虱,也就是俗称的臭虫。



       李祺连忙解释道:“我们一直在想办法灭杀这些虫子,但你也知道,在这种地方很难杀干净。”



       陈景恪点点头,在化学药剂没有出现之前,人类拿这东西没有任何办法。



       即便是有了化学药剂,也需要配合更加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才能在一定范围内控制住。



       李祺又说道:“伤寒控制不住,会不会和这些虫子有关?”



       陈景恪摇摇头道:“应该没什么直接关系,但也不好说,还需要再观察。”



       李祺正想说什么,忽然停住,然后用手狠狠的在头上抓了几下。



       等手指拿下来,陈景恪分明看到,指甲缝里有血迹和泥垢。



       这一幕,看的他也不禁头皮有些发麻。



       这明显是长时间不洗头,导致头上生了小疮,然后挠破了。



       李祺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让你见笑了,最近事情多,有些疏于卫生了。”



       陈景恪摇了摇头,道:“能让我看看你的头吗?”



       李祺顿了一下,道:“可以,你看吧。”



       说着就蹲了下去。



       陈景恪俯身用手轻轻拨开他的头发,先看到的是发根上,密密麻麻的白色小点。



       只有芝麻的三分之一大小。



       虮子,也就是虱子的卵。



       连李祺都如此,更遑论他人了。



       役夫们的情况,只会更加严重。



       陈景恪松开手,后退一步,敬佩的道:



       “李都尉辛苦了,我一定将你的功劳,如实上奏给陛下。”



       李祺起身,苦笑道:“陛下委以重任,我却不能完成任务,实在愧对陛下的信任,安敢言功。”



       陈景恪说道:“疫病非你之过也,你处理的已经很及时了。”



       “剩下的就不是你的问题了,而是我们这些郎中的职责。”



       “走吧,我们再去隔离病人的村子去看看。”



       李祺迟疑了一下道:“不先见一下白郎中吗?”



       陈景恪摇摇头:“先去隔离区看看再说吧。”



       李祺也不再说什么,带着他又返回隔离区。



       “这是之前的一个村子,因为黄河改道被迁走另外安置了。”



       “村子就空了下来,我们收拾了一下,当做隔离区使用。”



       一个小村子自然装不下近万病号,所以大部分病人,还是住在临时修建的草棚里。



       陈景恪本以为这里的氛围会很紧张,到处都是呻吟声之类的。



       但进入村子后,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一幕。



       这里没有一点恐慌不安的氛围,反而非常的平静和谐。



       大家没有一点不安的样子,似乎还很享受。



       这让他很是意外。



       要知道,这种氛围哪怕是前世都做不到,更何况是古代。



       这让他很是好奇,问道:“你们是怎么安抚大家的?为何他们一点都不恐慌?”



       李祺摇摇头,也同样很疑惑:“这很难吗?”



       “……”



       这种态度,让陈景恪很想骂娘。



       李祺也意识到情况确实有些异常,思考了一下解释道:



       “一开始大家确实很恐慌,后来发现朝廷准备有充足的药物。”



       “只是隔离几天,吃点药就好了,大家就不慌了。”



       陈景恪不禁摇头,别人或许会觉得很正常。



       但他前世可是经历过好几次隔离的,即便明知道问题不大,可大家心里还是会很慌。



       尤其是这么多病人聚在一起,那种恐慌感会更强烈。



       眼前这些病人,哪有一点害怕的样子。



       反倒是像是来度假的一样。



       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