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必定在挖坑(“宁卿来说说”...)

作品:《 臣好柔弱啊

       宁如深补完瞌睡一觉起来,推门就看到十个彪形大汉将自己院子团团围住,恍惚间几乎以为是在作法。



       不知道是十大护法起了作用,还是那小贼被他彻底熬垮了,接下来两天对方似乎都没再来过。



       德全携着圣旨前来送赏,笑眯眯地同宁如深拱手,“大人可要好生养病,早日复职。莫要辜负陛下这番圣恩。”



       初见时分明还想呼死他,现在却捞了他、还送了药材。不管是做给外人看还是出于别的目的,目前看来李无廷并不想要他的命。



       他拜谢时睫毛微垂,眼下泛着浅青,一副恹恹的病容。



       德全哎哟一声,关切道,“大人没休息好?”



       “不碍事。”宁如深总不能说是因为和毛贼较劲,转口道,“只因挂念陛下,日夜难寝。”



       德全宽慰一笑,掸过拂尘,“奴才定将大人的心意带到。”



       宁如深客套地笑了笑。



       可以,但是没必要。



       送走了宫里一行人,婢女杏兰挑拣着送来的补品,面带喜色,“圣上待大人可真好,这些都是顶好的食材!奴婢这就选一些给大人煲汤。”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宁如深揣着袖子点点头,又补充,“捡今天的就够了,明日不用。”



       严敏问,“大人明日有事?”



       宁如深眺望府外,“唔,打秋风。”



       …



       和耿砚约定的时间就在翌日。



       出门前,严敏一边给宁如深披上披风,一边絮絮叨叨地叮嘱,“出去走走也好……但千万不能再饮酒了,也别吹着风。”



       宁如深系上皑白银丝的云纹披风,底下一身红衣明艳又风流。面容虽略带病色,却并不折损他的姿容,反而有种别样的惊艳。



       他闻言若有所思,似受到启发。



       严敏警觉,“想都别想!”



       宁如深作罢,“好了好了,我知道。”



       马车一路穿过街市,到了望鹤楼下。



       望鹤楼位于城南的繁华地段,楼前的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楼中宾客不绝,一派热闹景象。



       宁如深掀开车帘下了马车。



       一身绯衣白披风在人潮中格外惹眼。甫一现身,立马有小二将他迎了进去,“贵人里面请!”



       宁如深报了耿砚的名字,很快被引上了二楼包间。



       包间内,耿砚已经等在那里。



       大开着窗,深沉地看向窗外吹着冷风。



       宁如深迎面被冷风吹得一个哆嗦,拢着披风盯向耿砚,“十面埋伏?鸿门宴?”



       “……”耿砚抬手把窗关上了。



       屋内终于回暖,宁如深落了座,不客气地点了一大桌子菜。



       菜上齐后,门一关。



       宁如深搓搓手,迫不及待地动了筷,“有什么事,专门把我叫出来?”



       耿砚没有动筷,像是没胃口,“这几日你没有上朝,不知道朝中闹翻了天。”



       宁如深嘴里忙活,用眼神示意他往下说。



       耿砚道,“陛下登基,颁布了好几项政令……政令好是好,但哪项不花银子?五部都向户部要钱,我爹身为户部尚书拿不出钱来,这几日一直被弹劾。”



       宁如深惊讶,“国库这么空虚?钱呢?”



       他一路上看这街市繁华富庶,还以为大承必是国库充足。



       耿砚面色一下有些难堪。



       “……”宁如深顿了顿,瞬间觉得嘴里的菜都不香了,低头看这一桌菜的目光像是在看赃款。



       他默默放下筷子,往后挪远了一点。



       耿砚看得心头火起,“你这是什么眼神?我爹没贪!吃你的饭!”



       宁如深又半信半疑地拿起筷子,“那钱去哪儿了?既然没贪,为何不禀明?”



       耿砚颓然摇头,“牵涉到了皇位之争……还记得我同你说过的传闻?”



       宁如深就想起宫宴那晚听来的消息:



       当今圣上李无廷乃先帝三皇子,有传闻其生母娴妃是死于当时的皇后崔氏之手。



       当年外戚权势之大,太子党只手遮天。哪怕崔氏有谋害皇妃之嫌,先帝也没将其问罪。



       谁也没想到太子党后来竟一夜倒台。



       先帝驾崩,下旨令崔皇后陪葬。



       三皇子李无廷登基即位,崔氏庞大的权势这才被逐渐削弱。



       宁如深心头渐渐浮出一个不好的猜测,“……该不会,钱都给了先太子?”



       耿砚疲惫地点点头,“早年,太子党几乎将户部当作了私库,无止境地伸手拿钱。加上先帝宠幸太子,我爹得罪不起未来的国君,只能将钱拱手。后来太子在皇位之争中倒台,那些钱也回不来了,掏出的大窟窿没那么快填补上。”



       宁如深揣起袖子,叹了口气。



       崔氏虽然不复专权,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前国舅崔郝远还任着当朝右相,不是耿岳能攀扯的。



       更何况涉及党派之争,情况更为敏感。



       “陛下在朝上是什么态度?”



       “不知道。”耿砚摇头,“什么也看不出来。”



       他想起父亲下朝时的神色——



       二十岁出头年轻的新帝,两朝老臣竟也看不透。



       “所以,我找你来就是想着……你在御前,能否……”耿砚艰难而局促地开口,“如果不行就算了,不必勉强。本来…你也未曾受恩于我。”



       宁如深明白了,耿砚是想让他探个口风。



       外人都以为他圣眷在身,但只有他知道自己不过是泥菩萨过河。



       他默了默问,“如果认下贪污,会怎么判罪。”



       耿砚开口,“抄家,流放。”



       抄家,流放。



       宁如深看向他,复杂赞叹,“那你心态还挺稳的。”



       都要举家南徙了。



       还又是趴他院墙,又是请他吃饭。



       “入朝为官,早就有这种觉悟了。”耿砚喝了口茶,“如果真被流放边疆,大不了以后我就去卖……”



       宁如深身躯一震。



       耿砚,“烤红薯吧。”



       宁如深松了口气,“说话不要大喘气。”



       “……?”



       宁如深移开目光。



       他指尖摩挲着杯盏,微微垂睫:觉悟吗。



       他从来到这个时代一直浑浑噩噩到现在,拖着病假有意回避的问题终于又以这种方式摆到了面前——



       在这场权利的漩涡中,他究竟是永远地置身事外,还是放任自己随波逐流。



       亦或是主动踏入其中,走出第三条路来。



       半晌,他靠着窗框同耿砚道,“再给我加份水晶包。”



       耿砚乍地没回过神,“什么?”



       “加份水晶包。”宁如深托着下巴,看向他,“现在我受恩于你了,吃人嘴软。”



       耿砚眼底微怔,“你……”



       宁如深笑了一下。



       他已经想好了。



       他揣起袖子,悠悠侧望,“没办法。有人说我身手了得,不走寻常路。”



       ·



       宁如深休息了一天就准备回宫复职。



       身体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况且耿尚书的事拖不得。



       他久违地换上一身朝服。估摸着李无廷下朝的时间,踩着点去往御书房报道。



       到御书房外时,李无廷还没过来。



       只有小榕子候在门口,问了声安,“宁大人安好。陛下刚下早朝,大人再稍候片刻。”



       宁如深拢起袖子,“不碍事。”



       正是早春时节,天气还很寒冽。宁如深在门口吹着冷风等了好一会儿,李无廷终于出现在了他跟前。



       “微臣参见陛下。”



       李无廷朝他看了一眼。



       几日不见,宁如深似乎又清减了一些,连银钑带都快束不住腰身。鼻尖被冻得泛红,看着怪可怜。



       李无廷下意识想要说什么,开口又顿住,随即移开目光跨入门中,“进来吧。”



       宁如深像只怕冻的猫,几乎撵着帝王的脚跟循着热源进了屋里,“谢陛下…”



       德全默默缀在后面。



       心叹陛下倒是毫无怜惜之意。若换做是他,恐怕就忍不住要让宁大人下次进屋等候。



       御书房内温如暖春。



       李无廷侧身在盥盆中洗着手,随口问,“好全了?”



       宁如深逐渐回暖,舒服得眯起眼,“托陛下的福,好得快。”



       水声一停。



       接着就看李无廷那张冷俊的脸上似闪过一丝不自然,“嗯。”



       宁如深:……?



       他这语气,应该没带什么讥讽的意味吧。



       他狐疑地打量着李无廷,后者却不再多言,只掀袍坐了下来,自顾自地开始看起了折子。



       李无廷没有叫他,宁如深便默默候在一旁。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点滴流逝,御书房里静得出奇,一时只能听见纸页翻动的声音。



       德全似早已习惯,只偶尔替人换上热茶,除此之外不作任何声响。



       宁如深站得腿麻头晕。



       他实在不懂李无廷天天催他来御前当值的意义——



       看他一身红,摆在案前辟邪吗?



       他在旁边一动不动地站了会儿,又想起了耿尚书的事,渐渐地盯着虚空出了神……直到身子一晃,脚下没站住侧落了半步。



       嗒,一声轻响。



       宁如深回过神来,就看李无廷从案后抬眼,沉静的目光直落在他身上。



       宁如深动了动僵直的腿,请罪道,“臣御前失仪,请陛下恕罪。”



       李无廷轻描淡写,“宁卿连欺君都敢,这点罪算什么。”



       宁如深:?



       他微微探头,眼底是真诚的疑惑,“臣什么时候……”



       “听说宁卿甚是念朕,日夜难寝?”



       “……”宁如深余光一瞬侧向偷偷把头埋起来的德全。又是你,大漏勺。



       李无廷冷声,“媚上之言,张口就来。”



       宁如深忙润了润唇,轻轻狡辩,“臣字字属实,的确是一夜未眠,陛下不信可以去问臣府中管事。”



       李无廷都要气笑了,“你一夜未眠也能怪到朕头上——”他说着话音一止。微妙地默了两息,转而开口,“过来,替朕研墨。”



       “?”



       难缠的话题莫名被轻轻掀过。



       宁如深眨了眨眼,“是。”



       …



       御案上摆的砚台是难得的极品,墨条也是一两千金的桐烟徽墨。



       宁如深研墨的手法不算娴熟。



       但他手指生得好看,修长如玉。袖摆撩起,握着墨条看上去赏心悦目。



       可惜被伺候的人似乎不懂欣赏。



       李无廷把他叫来后便又埋首案间,除此之外半点与朝堂政事有关的话都没说,就连手中的奏折也没给宁如深看上一眼。



       宁如深一边研墨,一边扫过案头的奏折。



       他正暗搓搓偷瞄着,冷不丁就看见“户部”、“耿岳”、“贪墨枉法”几个字。



       果然是被弹劾得厉害。



       看李无廷的批复,似乎还没给定罪。但若是耿尚书再给不出银子和说法,恐怕众口难服,迟早都要下狱……



       宁如深不知不觉看得入了神。



       李无廷本来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将人放到眼皮子底下,就是要看看这人想干什么。



       却没想到这人竟然如此明目张胆。



       大概是为了看得更清楚,甚至将脑袋转了半圈,就差伸手把他的折子扒过去了!



       “……”李无廷低呵,“宁琛。”



       宁如深一下抽回思绪,抬眼便对上帝王直逼而来的目光。



       他心头咯噔一跳,伏身叩拜,“臣逾距了。”



       案前一阵寂然。



       宁如深跪在御案旁,入目是冷硬的桌角和厚重的地毯。他呼吸微促,正思索着该如何狡辩,就听“啪”的一声轻响落下。



       那本奏折被扔在了他跟前,白纸黑字。



       宁如深抬眸,“陛下?”



       “想看什么?”李无廷垂眼看着他,语调平静,“朕允许你看。”



       宁如深心头警觉:



       皇帝不呛声,必定在挖坑。



       他将奏折推了推,“臣不敢…”



       “看。”



       几步外的德全早已吓得浑身冷汗,话也不敢插一句。



       宁如深,“……”



       行吧,既然你都这么要求了。



       “臣遵旨。”他又从善如流地将奏折扒拉回来,直起腰坐在地上细细看过。



       奏折上的内容同他瞥见的差不离,不外乎是弹劾耿岳贪墨受贿、中饱私囊,按律当处以抄家,流放——



       以儆效尤,正风肃纪。



       几笔浓墨映入眼中,宁如深抿了下唇。



       “看完了?”帝王的声音从上方落下。



       宁如深捧着折子抬头,心头还有些纷乱,他对上李无廷的目光,轻轻“嗯”了一声。



       眼下的情形看上去多少有些不成体统:年轻的臣子跪坐在御前,乌发绯袍垂了一地,捧着奏折应得连句尊称都没有。



       但不成体统的宁如深本人并未意识到。



       身为帝王的李无廷关注点似乎也没有放在这里。



       他深长的目光望进宁如深那双清亮而略微失神的眼中,忽而开口,“听说宁卿同耿尚书之子私交甚好,话不避私……”



       宁如深回神,迎上李无廷的目光:所以?



       李无廷好整以暇地看向他,“不如宁卿来说说,朕该怎么处置耿尚书才好?”



       “……”